「西蓮博雅教育園區」簡介:博雅教育5×5倡議

面臨「雙A(AI人工智能 + Aging高齡化)時代」的挑戰,以「雙B(BI基本收入+BL基本[健康]生活型態)」的因應會更有長遠效果。例如:推行「學:終身學習」與「健:身心健康」之維持基本「智能、體能」生活型態(Basic Life styles),可以減少個人與社會經濟負擔,並結合社區發展,提升各種社群的服務智能與體能,形塑「公民博雅文化」,增進大眾的生活品質與公民素養,這是西蓮淨苑規劃「西蓮博雅教育園區」的緣起。
因應「後疫情時代」,避免多人密集,活動空間設計以重質不重量之「彈性、多功能」「現場自省體驗」為主,發揮設計與設備即教材的效果;並善用網際網路以及AR(擴增實境)、VR(虛擬實境)等裝置,突破時空限制與提供沉浸式、互動性體驗,建置「虛實互補」數位學習資源,以便大眾參與,教學相長,互為主伴,形成「心淨、行淨、眾生淨、國土淨」的因果鏈,成就大眾,莊嚴淨土。
也就是<博雅教育5×5倡議>

(一)優質善法五戒:

  1. 不傷害︰救護生命,珍惜環境。
  2. 不偷盜︰樂施資財,奉獻社會。
  3. 不邪婬︰敬愛家人,尊重信任。
  4. 不妄語︰誠信正直,善意溝通。
  5. 不飲酒︰正念正知,清淨身心。

詳參拙文⟨優質佛教徒終身學習守則–五戒新詮⟩(《人生》雜誌267期,2005年11月)。

(二)終身學習(博學)五戒:閱讀、記錄、研究、發表、實行:詳參考拙文<終身學習五戒>(《人生》雜誌359期,2013年7月); <資料記憶與知識管理>(《人生》雜誌298期,2008年6月);<「阿賴耶識」記事本:聞思熏習、轉識成智的方便法門>(《人生》雜誌333期,2011年5月);<「重重無盡」記事本:Roam Research(雲遊研究)>(《人生》雜誌455期,2021年7月)

(三)身心健康(雅健)五戒:微笑、刷牙、運動、吃對、睡好:詳參考拙文<身心健康「五戒」>(《人生》雜誌326期,2010年10月);<身心健康「五戒」四句偈>(《人生》雜誌298期,2011年9月)

(四)禪定智慧:調和五事:詳參考拙文<從禪修、腦科學談身心調和五事(I)>(《人生》雜誌419期,2018年7月);<從禪修、腦科學談身心調和五事(II)>(《人生》雜誌420期,2018年8月)

  1. 調身(姿勢):動靜節律、鬆緊自在…
  2. 調息(呼吸、語言):覺知出入、長短…
  3. 調念(作意):自他、生滅平等
  4. 調受(感受):苦樂同功、向上轉內
  5. 調想(認知):順逆、善惡同源

(五)淨土學五管:知、時、生、安、康

  1. 知識管理:詳參拙文⟨「阿賴耶識」記事本:聞思熏習、轉識成智的方便法門⟩(《人生》雜誌,2011年5月);<重重無盡的記事本-Roam Research(漫遊研究)(《人生》雜誌,2021年7月)。
  2. 時間管理法:詳參拙文⟨拖延與番茄工作法⟩(《人生》雜誌2016年11月);<《校長的番茄時鐘》自序:番茄時鐘‧惜時如金>
  3. 生死管理:詳參拙文⟨生死三關⟩(《人生》雜誌2009年10月);⟨生命細胞之生死觀:善終的多樣性⟩(《人生》雜誌2011年3月);⟨退休•善終?!⟩(《人生》雜誌2014年4月);⟨安寧療護與「生死四道」⟩(《人生》雜誌2016年3月);⟨生死管理:夏花與秋葉(《人生》雜誌2021年4月)等。
  4. 安全管理:充實個人、家庭、機構、社區乃至社會的安全管理智能。
  5. 健康管理:經由定期體檢早期發現疾病,並作連續監測和有效控制。

猶如拙文⟨雙A時代的挑戰與雙B的因應⟩(《人生》雜誌432期,2019年8月)提到:對於雙A(AI人工智能 + Aging高齡化)時代的挑戰,「雙B(BI基本收入+BL基本[健康]生活型態)」的因應會更有長遠效果。例如:推行「身心健康五戒」與「終身學習五戒」之維持基本「體能、智能」生活型態(Basic Life styles),進而擴展為「博雅教育5×5倡議」,如此可以減少個人與社會經濟負擔,提升全民的服務體能與智能,增進大家的生活品質與公民素養,這或許是建設「人間淨土」的基本方針。

張老爹的遺物整理夢

釋惠敏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法鼓文理學院名譽教授
(本文發表於《台灣臨床佛學研究協會會訊》43期, 2023年10月; 44期, 2024年1月 )

• 角色:
o 張老爹:85歲,生物學家。晚年,有少許失憶,特別是張媽媽過世之後,張老爹失憶似乎是加重。
o 張媽媽:比張老爹少2歲,家庭主婦,早張老爹2年過世。
o 李嫂:在張媽媽過世之後,兒女請來照顧張老爹的中年婦女。
o 張大岡:張老爹兒子,生物科技產業的企業家,個性剛強,與競爭對手打專利權官司,不願妥協和解,官司敗訴,公司破產,憤世嫉俗,消沈頹喪,或遷怒父母家人。
o 張亞音:張老爹女兒,聲樂的家教老師,明朗樂觀。

第一幕
• 李嫂:(打手機)張小姐!不好了,老爹好像走了,叫他、推他,都沒有反應。您快過來看看。
• 張亞音:(接手機)啊····啊···什麼···這麼會···,我陪爸爸吃晚餐時,爸只說累了,吃不下,想先睡,我也就先回家。怎麼隔了幾個小時,就叫不醒了?
• 李嫂:是啊,我也覺得怎麼這麼突然。
• 張亞音:好!我立刻就過去看看。李嫂,麻煩您幫忙請王醫師來確認,假如爸爸真的往生了,也需要他開死亡證明書。
• 李嫂:好,我立刻通知。
• 張亞音:喔,還有麻煩您也通知大岡,要他也一起過去。對不起,麻煩您很多。
• 李嫂:沒有問題,我立刻通知張先生,您一路小心,不要急。

第二幕
(辦完張老爹的喪事後,隔了一週,大岡、亞音、李嫂一起到張老爹的住處集合,走進房間,準備開始整理張老爹的遺物)

• 張亞音:非常感謝李嫂這二年來,用心照顧我爸爸,房間也整理了很乾淨,整理起來似乎沒有太大困難。
• 李嫂:張老爹往生前似乎有些預兆。
• 張亞音:什麼預兆?
• 李嫂:他說:前些日子,到了晚上,似夢似醒的他常覺得張媽媽回家,教他整理遺物,以免增加兒女們的困擾。
• 張大岡:爸爸這幾年,有老人癡呆症,說話不靠譜,癡人說夢話吧!
• 李嫂:嗯,或許是,但前些日子,我半夜起來,發現老爹的房間似乎有動靜,就進到他房間探望,發現他邊自言自語,邊整理東西。
• 張亞音:自言自語?
• 李嫂:是的。問他是否需要幫忙,他似乎專注於整理東西,沒有回答。
• 亞音:是否有危險的顧慮?
• 李嫂:我覺得似乎沒有危險的顧慮,也就離開,以免打擾。
• 張亞音:喔喔,辛苦您了。
• 李嫂:隔天,我會問他昨晚在忙什麼?
• 張亞音:他有沒有說什麼?
• 李嫂:他說:張媽媽晚上叫醒我,要我準備整理東西,以免造成別人的負擔。
• 張大岡:媽已經往生二年了,還常問媽媽今天去那裡了?怎麼整天沒看到媽媽。
老人癡呆症,忘了媽往生的事,癡人說夢話!
• 張亞音:他有說媽媽怎麼教他整理東西的嗎?
• 李嫂:他說:……(對著兩兄妹比手畫腳敘述張老爹的遺物整理夢,舞台燈漸暗)

第三幕
(舞台燈在左上舞台一角漸亮,張老爹坐沙發上打盹,隔一會兒,張媽媽出現,搖醒他)

• 張媽媽:老伴,醒醒,該工作了。
• 張老爹:(揉揉惺忪的眼睛)喔,是你!你今天去那裡了?怎麼整天沒看到人。
• 張媽媽:我去我們的新家,去整理房子,等你搬過來。
不過,我們也需要將舊家整理整理,以免造成別人的負擔。而且,整理物品,也是整理我們的家庭記憶與心情,是我們的生命回顧,以及也可作為留兒女們的遺物盤點清單。
• 張老爹:嗯,好主意。但東西怎麼多,怎麼整理?從那裡開始?
• 張媽媽:先從沒有用到又破損的物品開始,例如:地下室那堆生物科學儀器,已經擺了30多年,都沒有用,也都生鏽了。
• 張老爹:哎呀!那些是我讓我們的大岡接觸生物科學啟蒙的各類顯微鏡以及電泳分析儀,很值得留念的,捨不得丟掉。
• 張媽媽:是呀!過去看你們父子整天關在家裏的地下小實驗室,日以繼夜,準備全國中小學科學展覽會,有說有笑,同甘共苦,的確是非常美好的回憶。
但這也是讓大岡又愛又恨的生物科技產業的傷心物品,他個性太強,與競爭對手打專利權官司,官司敗訴,公司破產。從此憤世嫉俗,消沈頹喪,啊呀,我們還是趁早處理,免得他睹物生情,增添煩惱。
• 張老爹:說的也是,美好的回憶也可能引發痛苦的記憶。怎麼辦?這些東西。
• 張媽媽:我們可以找人修一修,整理整理,捐贈偏鄉科學儀器欠缺的國中小學,應該可以物盡其用。

第四幕
• 張亞音:後來呢?李嫂,那些顯微鏡以及科學儀器呢?
• 李嫂:我也不知道,我不方便隨意到地下室去,你們可以去看看。
• 張大岡:看爸爸的房間的遺物,衣櫥只剩下一些日常衣物,桌上只有他常看的書籍以及全家福的照片。他在地下室的東西,大概也都處理乾淨了。
• 張亞音:我們去看看。(她揮手示意大家一起跟她走;燈漸暗)

(燈亮,張亞音、張大岡、李嫂三人在地下室檢查張老爹的遺物)

• 張大岡:看起來,乾乾淨淨的,那些顯微鏡以及科學儀器真的送給偏鄉的國中小學了。
• 李嫂:(發現在樓梯下有一個木製行李箱),這裡有個木製行李箱,不知道裏面是什麼東西?
• 張亞音:這個老行李箱是當初爸爸從家鄉逃難到台灣時,祖母交給他用的行李箱,祖母說她老了,不想離鄉背井,將家裏值錢的物品都裝在這個行李箱,讓爸爸一個人好逃難。
之後,這個行李箱壞了幾次,爸爸都捨不得丟,找木匠修修,當成寶貝古董收藏著。每年祖母忌日,爸爸就會慎重地拿出來,用除塵布擦拭,擦擦銅油防鏽,有時邊擦邊掉淚。
• 張大岡:講那麼多,打開看再說。

(將木製行李箱打開,眼睛一亮,心情複雜地,雙手取出長方形木箱【25cm x 23cm x 38cm】,再打開木箱門,從中取出一台小型老舊的顯微鏡)

• 張亞音:哥!你看OLYMPUS牌顯微鏡,這是你12歲生日時,爸送你的生日禮物,爸連原廠木箱都留著。
當時,媽還說:爸為了買這台顯微鏡,不敢買心愛的書,存了一年的私房錢。
(數著原廠木箱中,各種顯微倍率的鏡頭木盒)
哥!你看,5倍、8倍、12倍、15倍的原廠目鏡,4倍、10倍、40倍、100倍的原廠物鏡,都還在。
• 張大岡:(熟悉地嘗試調整顯微鏡上方的目鏡,以及下方的物鏡)是的,我那年用這台顯微鏡,在爸爸指導下,第一次參加小學科學展覽會。
亞音,真沒想到,這台顯微鏡還堪用。
• 李嫂:行李箱內好像還有一個喜餅鐵盒。
• 張亞音:我來打開看看。哥!裏面有你那一年參加小學科學展覽會相關資料,得獎的剪報、觀察紀錄的原稿與照片…..
咦,這有個信封,上面寫著「大岡吾兒」,
哥!爸留給你的信(邊交給大岡),要不要打開看看。
• 張大岡:(接過信,猶豫一下)我回家再看。我們繼續檢查爸爸還有沒有其他遺物。(燈漸暗)

第五幕
(燈亮,張亞音、李嫂坐在舞台一角,在客廳談話)

• 李嫂:剛剛在地下室,看你哥接過信的樣子,有點怪。
• 張亞音:自從他和競爭對手打專利權官司敗訴,公司破產之後,憤世嫉俗,天天在家裏抱怨,到朋友家抱怨,怪司法不公,說對方走後門,利用金錢與權勢贏得官司。 爸媽勸也沒用,朋友也逐漸避開他,他就更消沈頹喪,甚至怪爸爸當初引導他走上生物科學這條路,好幾年了,都不和爸爸講話。 爸爸也是有苦難言,媽安慰說:總有一天,他會明白的。
• 李嫂:沒想到,張媽媽先過世了,等不到父子的和好。(張亞音、李嫂這邊燈減暗)

(在舞台另外一端,燈漸亮,張大岡坐在書房,看著放在書桌上的信,猶豫著打開與否,倒了杯水喝了,整理心情,慢慢打開信封)

• 張老爹旁白:大岡,等你看到這封信時,我們應該是不能再見面聊天了。
你媽要我整理預先整理遺物,以免造成別人的負擔。
那天,她說將地下室那堆許多年沒有用生物科學儀器,找人修理,捐贈偏鄉國中小學。
隔天,我就請過去的學生們來幫忙處理,但這台OLYMPUS牌顯微鏡是我送你的12歲生日禮物,我想還是留給你。
你雖然現在用不著這種古董顯微鏡,但是它卻讓我想起你第一次用顯微鏡看紅蘿蔔切片,觀察到生命細胞時的驚喜樣子,似乎是一種接觸到生命基本單位的純真感動,從此開啟你對生命科學探究的熱情。
你第一次參加小學科學展覽會的觀察對象是螢火蟲生態,因為你很好奇它們為什麼會一閃一閃地發亮。
我們父子一起參觀小學科學展覽會的得獎部門作品展時,你問我:「爸,怎麼努力才能得獎?」
我說:「得獎作品需要有過人之處,才能脫穎而出。」
我就開始教你如何評論別人、超越別人作品的方法,你的科學展作品也開始得獎,囊括各種獎項。你讀博士班時,也是班上發表論文數量最多,最快拿到博士學位的。
之後,你加入頂尖的研究機構,參加各種產官學合作的研發計畫,縱橫馳騁,所向披靡。
又,自創公司,你也是生物科技產業界叱吒風雲人物。

(張大岡在科技學術會議上站起來,抓住麥克風,開始質疑別人的演講內容)
• 張大岡:「這是蠢蛋點子。」「你的數據是爛死了。」「這是我聽過最無知的想法。」「我不能放水不說,我只是就事論事。」……
• 張大岡:(坐下)之後,我這些自認為自截了當的犀利評論,雖然有人學會欣賞我的攻擊背後,通常都包含清晰有力的論點,但是大多數人覺得尖酸刻薄甚至無理,大家都叫我「大鋼砲」的綽號。
在會議中,有時,我只是清個喉嚨,大家都覺得可能會有什麼狠毒的批評即將爆發,我已經成為科學界與業界不受歡迎的爭議人物。
• 張老爹旁白:後來,你和競爭對手打專利權官司,對方抓住你所謂「顯而易見」、不屑申請專利權的LNP技術,讓你敗訴。
其實,你可以東山再起,爸可以贊助你資金,回到你當初用顯微鏡觀察到生命細胞的純真感動,賞識生命的共通性,超越一隻螢火蟲、一棵樹、一個人等各別生物局限與差異,以宏觀的視野,體會生命共通的模式與規則,以及萬物平等一如的生命觀,開展對所有生命價值的珍惜與關懷,回歸我們研究生命科學的本懷。

第六幕
(李嫂打掃房間後,到客廳,看到已經多年不外出多張老爹穿著外出服,坐在玄關門口,低頭思索狀。)

• 李嫂:老爹!您已經多年不外出,今天怎麼穿外出服了?想外出嗎?
• 張老爹:嗯,我想回台東老家。
• 李嫂:回台東老家做什麼?
• 張老爹:去銀行將退休金全部領出,作為兒子東山再起的資本。
• 李嫂:(視線往下看張老爹腳部) 但是,您怎麼還沒有穿鞋,不是要回台東的銀行領錢嗎?
• 張老爹:嗯,我還在想….,還在想….
• 李嫂:想什麼?
• 張老爹:我還在想,除了領錢給兒子東山再起,還有什麼可以給他的?
(燈暗,落幕,劇終)

資訊時代的法供養:從CBETA(1998-)到CBETA基金會(2023-)

釋惠敏 法鼓文理學院、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名譽教授

(本文發表於《人生》雜誌482期,2023年10月)

經過 25 年來佛教界從事佛典電子化的共同努力,「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s Association,簡稱 CBETA)於 2023 年 8 月 7 日完成設立程序,轉型成為「財團法人佛教電子佛典基金會」(Comprehensiv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rchive Foundation,簡稱 CBETA Foundation 或 CBETA 基金會)。

CBETA的成立與發展
1998年2月15日,由恆清法師發起,結合佛教界從事佛典電子化的團體及個人,聚會法鼓山安和分院,成立「中華電子佛典協會」,推選我擔任主任委員,杜正民老師為總幹事,恆清法師為常務監事,並委請「財團法人菩提教育基金會」(1998年2月~2001年1月) 和「財團法人西蓮教育基金會」(2001年2月開始)以專案計畫的方式營運,此外,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於2000年5月開始,相續至今,每月捐助10萬台幣。CBETA第一期(1998-2002年)完成《大正藏》1-55冊與85冊(約7千8百萬77萬字)電子佛典。

1998年,台大哲學系教授恆清法師由張鴻洋先生推介,得到「北美印順導師基金會」董事長仁俊長老鼎助,由該基金會分5年支應100萬美金經費,進行電子大藏經計畫。恆清法師於2月12日,由中華佛學研究所李志夫所長、杜正民老師以及我(當時是副所長)陪同,會見佛研所創辦人聖嚴法師,說明《大正藏》的電子佛典計畫,聖嚴法師覺得很有意義,指示佛研所可以全力支持,並指派杜老師與我實際參與。之後,佛研所再聘用德國來的維習安(Christian Wittern)博士為研究員,擔任CBETA顧問。

CBETA第二期(2003-2008年)的經費由聖嚴法師介紹新加坡的吳一賢居士,他同意以他夫人黃淑玲女士的名義以及另一位隱名朋友合資,分5年贊助100萬美元,完成《卍新續藏》1-88 冊(約7千1百萬22萬字)之電子佛典。

CBETA第三期(2009-2014年)的經費,主要來自法鼓佛教學院以「台北版電子佛典集成之研究與建構」為計畫名稱,向國家科學委員會,申請「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第二期的3年(2007年3月到2010年7月)研究計畫補助(11,435,504 元)以及大眾護持,完成《嘉興藏》(約1千3百萬字)、杜斗城輯編《正史佛教資料類編》、方廣錩主編《藏外佛教文獻》(1-9 輯)、顏娟英主編《北朝佛教石刻拓片百品》、歷代藏經補輯(約1千1百17萬字)等;2012-2014年,陸續完成「國家圖書館善本佛典」、漢譯南傳大藏經(元亨寺版)電子佛典的製作。

之後,CBETA的經費主要來自大眾護持。2016 年,新增藍吉富主編的《大藏經補編》(約2千萬字),杜潔祥主編的《中國佛寺史志彙刊》以及白化文、張智主編的《中國佛寺志叢刊》;同時CBETA也和法鼓文理學院洪振洲老師的團隊合作,推出「CBETA Online線上閱讀」平台,正式對外公開。2018年,新增《印順法師著作全集》和「中國佛寺志」未完成的部分。2019-2020年,新增《呂澂佛學著作集》、《藏外佛教文獻》(10-12 輯);2021-2022年,新增《太虛大師全書》。至此,CBETA「電子佛典集成」約達2億3千2百65萬總字數。

CBETA的永續與未來目標
2021 年底,敝人提出 CBETA 永續發展議題,經恆清法師、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等相關人士,於法鼓山雲來別院聚會討論,開始籌備成立財團法人基金會。繼而財團法人法鼓山佛教基金會(1,300 萬)、西蓮淨苑(500 萬)、靜思人文志業股份有限公司(400 萬)、釋恆清、法雨山普宜苑、釋照印、福嚴精舍、圓光寺、詹益堃、詹益閔、打鼓岩元亨寺等(各 100 萬,依捐助承諾順序記載)共捐助 3,000 萬元整,於 2023 年 4 月 8 日召開捐助人籌備會議,推選釋果毅、釋惠敏、何日生、邱大剛、釋圓悟、釋性儀、釋法持、陳光華、洪振洲等為董事;並召開第一屆董事會,推選釋惠敏為董事長,洪振洲董事兼任執行長。

未來,CBETA 基金會將秉持初衷,繼續建立漢語及跨語系各種佛教藏經、近現代佛教著作之電子佛典集成數位平台,推動佛教資訊化相關專案,進一步促進佛教數位傳播之交流與發展。例如,對於近現代佛教著作的收錄有如下的可能性:(一)清末民國的法師或佛教學者:弘一大師著作、印光大師全集、楊文會《楊仁山居士遺著》、歐陽竟無《歐陽漸文選》、梁啟超《佛學研究十八篇》等著作以及專家所提供的書單。(二)佛教期刊史料或文獻:1. 日治時期台灣佛教史料之《南瀛佛教會會報》(1923-1942年);2.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主編《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約204冊)及《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補編》(約80冊),共收錄了從 1912 至 1949 年,包括大陸、臺灣、香港、澳門、日本、新加坡,以及緬甸等地的佛教團體所刊行約152種佛教刊物,是目前收集最完整的中國佛教期刊合集。

電子佛典永續發展重要的一步
多年前,CBETA電子佛典集成使用介面,已經有與一些AI自動標點系統的單位合作,但未來因應「通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簡稱AGI)時代的來臨,如何廣泛應用自然語言處理、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等技術,例如機器翻譯和文本生成與ChatGPT的各種服務,以便優化電子佛典的工作流程,並提升使用介面的服務,這是我們目前的關注重點之一。

CBETA 基金會的成立是我們邁向電子佛典永續發展的重要一步,期待大家的支持和參與,共同推動佛教的發展,讓我們可以將佛法的智慧與慈悲傳播到更廣大的世界。

衷心感謝各界長期的支持和愛護,期盼您們在未來的日子裡,繼續與我們攜手前行,共同因應瞬息萬變資訊時代的各種挑戰。

2023.11.21建立「AI-BTI人工智能-佛典倡議The AI Buddhist Text Initiative」FB社團之測試

2023/11/22

SuttaCentra的動作也很快,他們11月16日已經建立“GPTs”之Sutt seeker

[ChatGPT – Sutta Seeker](https://chat.openai.com/……/9dc491e1-bd8f-4b55-8bcb……)

其說明如下,他們的經驗我們可以參考:

[ChatGPT App (IP Whitelist) – Meta / dev – Discuss & Discover](https://discourse.suttacentral.net/……/chat……/31286/1)

You may have seen OpenAI’s recent announcement of “GPTs”, which are small, targeted copies of ChatGPT for specific purposes. I have drafted a GPT to help users find and understand suttas relevant to whatever topic they are interested in.

您可能已經看到OpenAI最近宣布了“GPTs”,這些是針對特定用途的小型、定向的ChatGPT副本。我已經起草了一個GPT來幫助用戶找到並理解與他們感興趣的主題相關的經文。

You may try it here: https://chat.openai.com/g/g-4lRvxqubx-sutta-seeker 17

您可以在這裡嘗試:https://chat.openai.com/g/g-4lRvxqubx-sutta-seeker 17

I understand there has been some previous discussion 2 about the appropriateness of using LLMs to communicate Dharma. (Which I have skimmed but not read fully.) I generally agree that LLMs should not be used by themselves to learn Dharma, as they are prone to parrot whatever wrong views they may have encountered during their training.

我了解之前已經有一些關於使用LLMs來傳達佛法的適當性的討論。(我已經粗略地看過但還沒有全面閱讀。)我大體上同意不應該單獨使用LLMs來學習佛法,因為它們容易重複訓練過程中可能遇到的任何錯誤觀點。

However, this GPT has been instructed to start every answer with a direct quotation from a relevant sutta (as retrieved from the SC API), and to not add any content that was not provided by that sutta. As such I view this particular tool as simply “better search”.

然而,這個GPT被指示要以一段直接引用自相關經文(通過SC API檢索)的引言開始每一個回答,並且不增加任何該經文未提供的內容。因此,我認為這個特定的工具僅僅是“更好的搜索”。

In my testing it seems very good at strictly following these rules, but please do also test with whatever input you might think of.

在我的測試中,它似乎非常擅長嚴格遵守這些規則,但請您也用任何您能想到的輸入來測試。

IP Whitelist IP白名單

Assuming there is consent to publish this tool, it would be necessary to whitelist the OpenAI egress IP addresses 2 in the API ratelimiter.

假設同意發布這個工具,就有必要在API速率限制器中將OpenAI的出口IP地址列入白名單。

Otherwise, as more people start using the tool, the API will start failing (which has already happened to me in my limited testing).

否則,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這個工具,API將開始失效(在我有限的測試中這已經發生了)。

AI_GPT測試:名言熏習

小心得:GPTs之問答運用,「角色設定」似乎是得到適當回答關鍵的第一步。

例如:

(1)ChatGPT 4

1.1 何謂名言熏習?

因為我們沒有告知GPT作期待回答的「角色」,因此它作一般性的猜想(大型語言模型之機率預測)「名言:著名的語錄或格言」來回答。

1.2 何謂佛教唯識思想之「名言熏習」?
但是,只要我們加上「佛教唯識思想之」7個字,GPT的回答就很合乎佛教的意義了。

其餘OpenAI之相關產品(我們已經有作「佛教領域:瑜伽行派」等角色設定或說明)的測試,似乎不需要加上「佛教唯識思想之」7個字,GPT的回答也可以作與佛教相關的回答。
(2)Chatling(Norbu_cn):何謂名言熏習?

(3)assistants(YBh_DB) 何謂名言熏習?

(4)GPTs(Buddhis Scholar Assistant BSA)何謂名言熏習?

資料:目前只能上傳10筆資料(部分呂澂資料+部分瑜伽行派唯識文獻集),它有提到呂澂之《經論講要》的資料。

(5)GPTs(Mahayana Yogacara Guide)何謂名言熏習?

念防護意:意識的免疫系統

  • 釋惠敏 法鼓文理學院 校長、台北藝術大學名譽教授
  • (本文發表於《人生》雜誌457期,2021年9月)
  • 【讚賞免疫系統「病原無盡誓願抗」的弘願
    • 對於COVID-19疫苗之接種疑慮,拙文⟨免疫系統的弘願:病原無盡誓願抗⟩(《人生》雜誌456期,2021年8月)提到: 接種疫苗讓體內產生抗體而獲得的免疫力,雖是預防傳染病最有效的方法……
    • 讓我們一起回顧免疫學歷史,或許有助於我們讚賞免疫系統「病原無盡誓願抗」的弘願, 莫辜負此「自家寶藏」,能接種疫苗讓它提前「識別」病原, 藉由「免疫記憶」充分準備好「自家特效藥=抗體」, 從容地因應病毒、病菌,以及毒素。
  • 「免疫記憶」與「憶念」心所
    • 所謂「免疫記憶」是免疫系統快速、特異性識別身體先前遇到的病原體之抗原,並啟動相應免疫反應的能力。 通過疫苗接種,人工誘導包括「免疫記憶」在內的保護性免疫是醫學領域免疫學最傑出的成果。
    • 所謂「記憶」在佛教稱為「念」,例如《成唯識論》卷5,對於「念」定義的說明:「云何為念?於曾習境,令心明記,不忘為性,定依為業。」 也即是,對於曾經驗過的境界,銘記在心而不忘, 可作為專注力(定)的基礎(依)是其作用(業)之心理作用(心所)。 換言之,類似一般所謂的「憶念」不忘的能力。
  • 根律儀(心識感官之防護)
    • 為何「憶念」可作為專注力(定)的基礎(依)? 我們或可從佛陀的堂弟孫陀羅難陀(Sundara-nanda,簡稱:難陀)的修行經驗來探討。 難陀是當時的美壯男(故稱Sundara), 又非常喜愛他美麗的妻子孫陀利(Sundarī,美女)。 因此,《雜阿含經》卷11:「世尊告諸比丘: 其有說言大力者,其唯難陀!此是正說。 其有說言最端政者,其唯難陀!是則正說。 其有說言愛欲重者,其唯難陀!是則正說。」
    • 但是佛陀誘導他出家,讓他徹悟愛欲的過患之後,佛陀又讚歎嘆他: 「諸比丘!而今難陀關閉根門,飲食知量, 初夜、後夜精勤修習,正智成就,堪能盡壽純一滿淨,梵行清白。」 所謂「關閉根門」是「根律儀」(六根之防護), 也即是難陀比丘很善於防護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心識感官), 可以「守諸根門,護心正念,眼見色時,不取形相」, 因此可以防護世間貪憂、惡不善法之擾害。
  • 「憶念」是意識「免疫系統」的主角
    • 對於「根律儀」的修行細節,《瑜伽師地論》卷21、卷23:「謂 即依此尸羅(戒)律儀 1.守護正念(防守正念, ārakṣita-smṛti)、 2.修常委念(常委正念)、 3.以念防心(念防護意)、4.行平等位。 眼見色已,而5.不取相、6.不取隨好。 恐依是處,由不修習眼根律儀、防護而住其心,漏泄所有貪憂、惡不善法。 故即於彼修律儀行,7.防護眼根,8.依於眼根,修律儀行。 如是……依於意根修律儀行,是名根律儀。」 其中,1.「防守正念」、2.「常委正念」、 3.「念防護意」(smṛty-ārakṣita-mānasaḥ) 是以「憶念」防護「意識」, 因此,我們或可說: 「憶念」是意識的「免疫(貪、瞋、癡」煩惱)系統」的主角。
  • 防守正念、常委正念、念防護意
    • 對於如何「防守正念、常委正念」, 《瑜伽師地論》卷23說明: 首先,修行者依聞、思、修之增上力而(a)^^獲得^^正念。 其次,彼行者依聞、思、修之瑜伽(修行)作用故,
    • 於時時中,善能(b)防守此聞、思、修所集成 (samudāgata)念。 (c)經常不斷地(恆常、無間)修行, (d)盡心盡力地(委細、殷重)修行。 如此,「防守正念」能於念不忘失; 「常委正念」於不忘失念,得任持力(balādhāna), 依此力而制伏(abhibhava)六種感官(根)所對應的「色、聲、香、味、觸、法」境界。
  • 我們為什麼還沒有死掉
    • 免疫學者班-巴拉克(Ben-Barak)2014年的著作 Why Aren’t We Dead Yet? (2020年中譯本: 我們為什麼還沒有死掉: 史上最有趣的免疫系統科學漫談(原來, 你能活著還真是奇蹟!)之引言: 「當我們環顧四周,目力所及之處,皆潛伏著無數細菌,它們伺機侵入我們的身體(溫暖宜居的環境、豐富的蛋白質、糖類等營養來源)分一杯羹。由於肉眼無法看到這些微生物,我們也許會忽視它們,但是·····在門把手上、超市手推車上、電腦鍵盤上、廚房的桌台以及枕頭上,到處都有它們的身影——疾病離我們只有一步之遙。如果只聽宣導衛生人士的話,你也許會覺得,世界如此兇險,我們能活下來真是個奇蹟呢。」
    • 根據新的研究,免疫系統除了保護身體對抗外來病原體, 也負責調節身體組織,讓體內生理機制在面對各種問題時保持平衡, 無論問題的根源來自內部或是外來入侵者所致。
    • 同樣地,我們可以「聞、思、修」學習而累積的「憶念」,恆常、委細地修行; 因此,有力制伏六種感官(根)所對應的「色、聲、香、味、觸、法」境界所產生的「貪、瞋、癡」煩惱,防護我們的法身慧命不死。

擴增實境與禪觀:真實作意

釋惠敏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教授兼教務長中華佛學研究所 副所長

(本文發表於《人生》雜誌266期,2005年10月)

虛擬實境、勝解作意、唯識所現

由資訊科技所建構的3D立體空間的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簡稱VR)系統具有高度互動性(interactivity),配合人們的想像(imagination),並有近乎真實的融入感(immersion),兼具遊戲性(playful)和探索性(exploratory)的互動特質,可廣泛的應用於教育訓練、醫學、學術研究到商業、娛樂、藝術、工程……等方面,對我們的學習或生活品質的提昇有驚人的效果,它將會是改變二十一世紀生活的重要因素。

同樣的,假想性、虛擬性「勝解作意」的禪法雖然不是引向勝義解脫的「真實作意」,但是由於在虛擬情境中,比較沒有現實的壓力與真實的代價,容易放下得失心,在完全專注(concentration)過程與伴隨的心理享受(enjoyment),進入一種沉浸(flow)的狀態,對於定心的增強與煩惱的對治確實有相當的效果,進而可以從此類隨心轉變的勝解力的定心經驗,推論到一切外在境界的沒有絕對的自體性──「唯識無境」的體悟,成為大乘佛教「唯識學」或「瑜伽行派」的重要理論根據。

虛擬實境的陷阱

但是,我們不能只停留在虛擬情境中自滿自得,甚至只願意逃避、沉溺於虛擬實境,害怕面對真實世界的痛苦代價,不願意面對真實情境的挑戰。因此,有些人可能會因過度沉醉於電動遊戲,沉浸愉悅的虛擬實境,耗費大量時間,忽略其他工作事務,影響正常作息而身心疲累,產生類似成癮症,無法自拔的狀況。同樣的,修行者也是不能只停留在假想性、虛擬性、實驗性「勝解作意」的禪定境界中,不敢在真實世界中面對無窮的苦難,恐懼於真實情境的無量無邊的殘酷考驗。

以不淨觀禪定為例,修行人由「勝解作意」假想力故,令所觀屍骨,漸增漸廣,遍滿一床、一房……一國,乃至大海邊際所有大地,皆為遍滿白骨。復以「勝解作意」,「從彼漸略,捨大地骨觀於一國,捨一國觀一城,乃至捨一房觀一床。復捨一床所有骨相……乃至最後觀髑髏骨,捨髑髏骨,繫念眉間」(《大毘婆沙論》卷166)。如是不淨觀可以依「勝解作意」廣略觀察自在,在禪定中來對治貪欲。

勝解作意→真實作意

但是,真實世界中貪欲境界無量無邊,不只是色身而已。我們應該從「勝解作意」進入「真實作意」,觀察萬物的自相(本質︰色的本質是變礙相,受的本質是領納相,想的本質是取像相,行的本質是造作相,識的本質是了別相……)、共相(共通的原理︰無常、苦、空、無我……),及真如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才能引生真實智慧,普遍的斷盡煩惱。所以《瑜伽師地論》卷11中說:「勝解作意者,謂修靜慮(禪定)者,隨其所欲,於諸事相增益(假想)作意。真實作意者,謂以自相、共相,及真如相,如理思惟諸法作意。」

虛擬實境→擴增實境

資訊科學的專家們也預測︰企圖取代真實世界的「虛擬實境」(VR),與另一種稱為「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簡稱AR)的使用者介面,對未來電腦科技的發展,以及我們與電腦資訊世界的互動,都將有更深遠的影響。因為真實世界的數量是無量無邊,不可能完全被虛擬取代,不如將虛擬資訊(圖像、文字、聲音……)加到使用者感官知覺上的電腦顯示器,讓使用者在現實的情境中,及時擴增所需要的資訊,以解決現實生活的問題。

在《科學人》雜誌(2002年6月號)〈擴增實境︰虛擬與實境的無限延伸〉一文中,介紹「擴增實境」(AR)可能普遍的程度︰修理技工在檢查設備的故障部位時,可以看見一些重點式的說明,指出哪些零件需要檢查。外科醫生只要檢視即時的內臟超音波掃描,就能看到等同於X光照出來的影像重疊在病人身體上。消防隊員可以看見失火建築物的格局,避開原本看不見的危險因素。士兵透過無人偵察機傳來的資訊,就能看見敵方狙擊手的位置。觀光客沿著一條街掃視過去,就能看見這一區每家餐廳的風評。各種使用者的注意力在真實世界與電腦螢幕間來回切換時,這種介面可以讓他所花的額外心力減到最少。在「擴增實境」系統中,使用者看到的世界簡直和電腦介面合而為一了。

在資訊時代,從「虛擬實境」(VR)到「擴增實境」(AR)的進步,很類似在禪定的修行進展︰從「勝解作意」進入「真實作意」。將來,藉由資訊科技的發展,讓禪定的修行更方便、更容易融入生活中,應該是科學家與修行者可以共同努力的方向。讓眾生很自然的能互相合作,互攝互入,共創人間淨土。

(原刊於2005年10月《人生》雜誌266期)

虛擬實境與禪觀-「勝解作意」

釋惠敏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教授兼教務長 中華佛學研究所 副所長

(本文發表於《人生》雜誌265期,2005年9月)

我第一次知道「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簡稱 VR)的運用是航空飛行的機師訓練。飛行模擬器(Flight Simulator)可說是虛擬實境技術中相當成熟最的發展,且已廣泛應用於飛行訓練中。航空公司的機師訓練,可能有一半以上的飛行時數課程,是以模擬器來代替,減少實際飛行訓練的危險和昂貴成本。

此外,「虛擬實境」也運用在其他難度較高的專業訓練,例如︰Virtual fire-disaster(虛擬火災)是模擬一個真正的火災現場的系統,讓消防救災人員能熟悉各種災難狀況的救災程序,當真正火災發生時,能訓練有素地應付各種突發狀況。此外,Surgery simulation(外科手術模擬系統,例如︰內視鏡虛擬手術模擬及訓練系統) 可以讓外科醫生在進行手術之前,預先模擬練習,提高手術的成功率,增加病人生命的安全保障。

   此種利用電腦繪圖或影像合成技術並結合聲音處理、觸覺、味覺等所模擬建構的虛擬世界的用途中,讓我覺得功德無量的項目之一,是多種動物解剖虛擬教學光碟的開發,替代動物活體解剖實驗,讓數以數百萬計的動物免於殺害之苦。

由資訊科技所建構的3d立體空間的虛擬世界,使用者頭戴頭盔顯示器,手握3d滑鼠或穿上資料手套(data glove)等設備,與虛擬世界間產生互動(interaction),配合人們的想像(imagination),並有近乎真實的融入(immersion)感。雖然世界是虛構的,但卻覺得好像就是在真實的世界一樣,有立體及層次的視覺感;有環繞音場效果的聽覺感;有觸摸質感與反應的力道;甚至還有逼真的嗅覺與味覺。

其實,所謂虛擬實境的三個要素(3 i):融入(immersion)、互動(interaction)及想像(imagination),與禪法之觀遍大地為白骨充滿的不淨觀、遍緣無量有情起慈悲喜捨之四無量心、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的假想性「勝解作意」有關。

為了對治貪欲,修行人「由勝解作意力故,令所觀骨鎖,漸增漸廣,遍滿一床、一房、一院、一僧伽藍、一村、一田、一城、一國,乃至大海邊際所有大地,皆為白骨周匝遍滿。復以勝解作意力故,從彼漸略,捨大地骨觀於一國,捨一國觀一城,乃至捨一房觀一床。復捨一床所有骨相,但觀身骨,謂觀足骨次觀踝骨,次觀脛骨,乃至最後觀髑髏骨,捨髑髏骨,繫念眉間」(《大毘婆沙論》卷166)。若能如是廣略觀察自在,則是不淨觀禪定的成就指標。

同樣的,為了對治怨恨與身心煩熱,修行人「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阿難﹗此四無量,汝當為諸年少比丘說以教彼,若為諸年少比丘說教此四無量者,彼便得安隱。得力得樂,身心不煩熱,終身行梵行」(《中阿含經》卷21)。

為了同時對治貪欲、怨恨、愚痴,修習念佛三昧,與不淨觀、慈悲喜捨之四無量心等類似,起初是先觀一相,然後擴大,如不淨觀從一骨到骨骸處處遍滿,念佛三昧修行人「念二佛神德、三、四、五佛,乃至無量盡虛空界皆悉如是。復還見一佛。能見一佛作十方佛,能見十方佛作一佛,能令一色作金、銀、水精、毘琉璃色,隨人意樂,悉令見之」(《坐禪三昧經》卷1)。

這些假想性「勝解作意」的禪法與虛擬實境的發展原理有相通之妙。根據《科學人》雜誌(31期,2004年9月),在美國西雅圖的港景燒燙傷中心,燒燙傷患者融入在虛擬實境的電腦程式中,藉以減輕療傷過程所產生的疼痛。患者戴著頭套,手握操縱桿,悠遊於專為燒燙傷患者進行傷口處理時量身訂製的虛擬實境「雪世界」,讓病人感覺好像在雪花飄飄時,翱翔於冰川和瀑布構成的冰峽谷中一樣。患者飛翔於虛擬峽谷之際,還可以朝位在狹窄凸岩上或漂浮於河中的雪人、小屋、機器人以及企鵝丟雪球。若被雪球擊中,雪人與小屋會噗噗然消失於粉末之中,企鵝會嘎嘎然栽個大跟斗,而機器人則頹頹然變成一堆廢鐵。研究顯示,對於傷口處理時的難耐疼痛,虛擬實境程式轉移患者注意力的效果,比起一般電動遊戲來的好。若利用「功能性磁共振造影」(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測量腦中疼痛相關部位的活動,當自願者接受熱刺激而沒有虛擬實境來轉移注意力時,他們表示有嚴重的疼痛與不愉快,且大部份時間想到的都是他們的疼痛,他們的疼痛相關腦區的活動大幅增加。

        虛擬實境系統應用範圍相當廣,從教育訓練、醫學、學術研究到商業、娛樂、藝術、工程……等方面。雖然,使用者不能只停留在虛擬情境的自滿自得,仍然必須面對真實情境的考驗,才算真正成功。但是,虛擬實境系統對學習或生活品質的提升確實有驚人的效果,而且隨著電腦資訊技術的日新月異發展,我們可以肯定它將會是改變21世紀生活的重要因素。

    同樣的,假想性「勝解作意」的禪法雖然不是引向勝義解脫的「真實作意」,但是對於定心的增強與煩惱的對治確實有相當的效果,進而可以從此類隨心轉變的勝解力的定心經驗,推論到一切外在境界的沒有絕對的自體性--「唯識無境」的體悟,這也是佛教「唯識學」或「瑜伽行派」的重要理論根據。

「菩薩成就四法,能隨悟入一切唯識,都無有義。

……四者,成就三種勝智隨轉妙智,何等為三?

一、得心自在一切菩薩,得靜慮者,得勝解力,諸義顯現。……」

──《阿毘達磨大乘經》、《攝大乘論》──

研究(聞、思、修)三慧:研究基本功三部曲

釋惠敏 法鼓文理學院前校長,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法鼓文理學院名譽教授

  • (一)發現問題:評析已知(聞慧)
    • 反覆閱讀、分析相關「基本文獻」(包含身心、世界),並且作好「筆記」,累積實例。
    • 反覆閱讀、分析相關「研究論著」,並且作好「筆記」,累積實例。
  • (二)解決問題:探究未知(思慧)
    • 形成論題,撰寫論文計畫,完成論文,並與相關專家切磋,以便改善與分享發表。
    • 研究論文題目可以用「是否有價值」、「是否有可行性」兩個標準來檢驗。
      • 1. 「是否有價值」需要放在特定領域的脈絡中考察,因此需要作系統性的研究文獻與論著回顧,以評析此領域「已知」與「待研究」的題目,評估自己所選題目的價值。若是「待研究」的需求高,則研究價值也高。
      • 2. 「是否有可行性」需要拿出具體的例子來說明,則需要作如下第三階段的功夫:
  • (三)隨時將上述研究歷程(或分段成果)與成果不斷反覆印證與力行或推廣,以便自利利人(修慧)。
    • 因此,「基本文獻」與「研究論著」的確定是基本的研究啟動基礎。隨時隨地,將學習或研究的「標的」(所緣),
    • (1)用「科判」的知識結構/網絡方法,作理性的分析。"Analysis" cognition.
    • (2)用「讀誦」的身心體驗方式,作感性的內化。Embodied cognition.讓自己的「身心與大腦」浸潤於文意或情境。

生命細胞之生死觀:善終的多樣性

釋惠敏 法鼓佛教學院校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教授
(本文發表於《人生》雜誌331期,2011年3月)

安寧療護之善終評估指標

      「安寧療護」(hospice care)是以讓癌末等重症末期患者得到「善終」(good death)為主要目標,而善終服務評量標準之一類為⑴身體照護(Care);⑵病人的自主性(Control);⑶病人的情緒穩定度(Composure);⑷與病人的溝通(Communications);⑸病人的生活連續性(Continuity);⑹病人心願達成而無憾(Closure)等六項(6C)。不同的文化背景對於所謂「善終」(good death)或許會有差異的觀點,例如:臺大醫院家庭醫學科的某醫護團隊曾研擬「善終」評估指標如下:⑴了解死之將至;⑵心平氣和地接受;⑶後事交代安排;⑷時間恰當性;⑸去世前三天舒適性等五項目。

2011年1月11-12日,敝人參加在台中中興大學舉辦的「建國百年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會議結束後,主辦單位安排參觀中興大學「惠蓀實驗林場」,並請森林專家解說,讓我們享受到輕安的知性之旅。特別是對於杉木之「心材」的解說,觸動我對「善終」與「生命細胞之生死觀」的新體悟。  

樹木之善終:心材

 所謂「心材」由邊材逐漸轉化形成,時間自3年至30年以上。它是在生活的樹木中已不含生活細胞的中心部分,由於死細胞的細胞壁浸潤著各種色素,通常色深;薄壁細胞死亡,防腐力強,具有侵填體。雖然沒有輸導水分與貯藏營養物質的功能,但是對於對整株植物發揮支持作用,例如:杉木有到達80公尺高的記錄。

這似乎可以讓我們聯想到:這些已不含生活細胞所組成的「心材」可說是樹木的「善終」狀態。因為它「雖死而有用」,發揮耐久的支持作用,可以讓植物長高,以爭取更多的陽日照等生存空間。「心材」也是「雖死而長存」,因為成為人們所利用的主要建材時,可以產生長久被利用與使用價值。原來的生活著細胞部分,例如:枝葉、外樹皮、內樹皮、邊材等,因為結構強度低,並且容易蟲蛀與腐朽,不適合成為建材,不能產生長久被利用與使用價值,「雖生而不長存」。

《心材喻經》

佛教也有以樹木「心材」與枝葉、外樹皮、內樹皮、邊材等為對比譬喻,來說明修行的真實價值與目的。例如:南傳佛教《中部》第29經《心材喻大經》以及漢譯《增壹阿含經》卷38〈43 馬血天子問八政品(四)〉敘述:提婆達多(Devadata)於破壞僧團與謀害佛陀的事件之後,世尊以尋找樹木「心材」的譬喻,說明有些比丘樂於供養、恭敬與名望為目標而驕逸,如執取「枝葉」而忽略心材等部分。有些比丘以戒行成就為目標而驕逸,如執取「外樹皮」而忽略心材等部分。有些比丘以禪定成就為目標而驕逸,如執取「內樹皮」而忽略心材等部分。有些比丘以神通成就為目標而驕逸,如執取「邊材」而忽略心材等部分,以上的情形都是不能成就工作。最後,世尊告誡:唯有精進得不退失的解脫才是修行的真實目標,如善取「心材」而能夠成就工作的價值。

特殊細胞之善終:哺乳動物之紅血球、皮膚角質層

當「惠蓀實驗林場」森林專家解說杉木之「心材」價值時,一位某醫學大學的校長則說:動物的細胞有些也是以「死亡」狀態而發揮功能的,例如人類的紅血球以及皮膚角質層。

包含人類在內的哺乳動物之成熟的紅血球是沒有細胞核、線粒體等大多數胞器,所以不能生產結構蛋白、修復蛋白或酶,因此壽命有限,約在120天左右。但是,如此演化的紅血球卻具有高載氧能力的優勢:因為雖然是無核,可以成為扁平雙凹圓盤狀,可產生較大的比表面積,有利於細胞內外氣體的交換;又因無核的形態,使其有較佳變形能力,便於通過毛細血管以釋放氧分子,又不容易出現堆積現象。此外,因為沒有細胞核、線粒體等大多數胞器,可以減少能源及氧氣使用,可節省能量提供給個體其他部分;又可裝載較多的血紅素分子,攜帶較多氧氣。

我們皮膚的角質層是由多層扁平、沒有細胞核、已經死亡的角質細胞所構成。它是從表皮的最底層新生,再逐步被推擠至表面,在推擠的過程中細胞會逐漸老化、死亡,經過約14~28天的週期後,到達表面的就剩下不規則排列的老化或死亡細胞,亦即是我們肉眼看到的角質層。它形成一種屏障,可以避免外界環境中各種機械、物理、化學或生物性因素可能造成的有害影響;又能防止體內各種營養物質、電解質和水分的喪失,因而維持體內環境的穩定。

一般細胞之善終:細胞自戕(apoptosis)

以上兩種沒有細胞核的細胞(哺乳動物之紅血球、皮膚角質層)對於生命卻有大用。一般細胞死亡的方式可大分為「壞死」(necrosis)和「細胞自戕」(apoptosis)。

壞死是因為燒燙傷、毆打、毒物等刺激引起的細胞死亡,可說是細胞的「意外死亡」。細胞壞死時,水分從細胞外流入,細胞膨脹破壞,溶酶體的胞器會釋出分解酵素,分解細胞質的蛋白質以及切碎細胞核的DNA。受細胞流出內容物吸引,白血球聚集引起發炎(inflammation)反應,出現發燒、疼痛症狀。

近代科學界發現,有一種由基因控制的細胞主動死亡,稱為「細胞自戕」,短時間內有秩序地發生細胞縮小、細胞核縮合、DNA被規則切斷。這在胚胎發育、身體成形、成熟個體正常細胞更新或除去引起異常的細胞時,發揮作用。例如:胎兒的手於發育過程中,手指間的特定細胞曾經由細胞自戕除去,形成指頭的形狀。小腸、胃的上皮細胞也會經由細胞自戕,更換新細胞。

生命細胞之生死的兩面性:「雖生而不長存」、「雖死而有用、長存」

以上,這些已不含生活細胞所組成的「心材」、哺乳動物之紅血球與皮膚角質層,或者「細胞自戕」等各種「善終」現象,或許可以讓我們體悟生命細胞之生死的兩面性:「雖生而不長存」、「雖死而有用、長存」。印度詩人泰戈爾在《漂鳥集》表達:「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and death like autumn leaves)的生死觀,或許所謂「絢爛、靜美」是在於是否「有用」,萬事萬物因「利用」而產生價值與「意義」,這或許也是印度梵文artha意味:目標、用途、利益、意義等多重含義的思維理路,也如同敝人曾發表於(《人生》雜誌316期(2009.12)「臨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文中所期待:我們縱然會經歷老、病、死,希望我們的身心狀況能在臨終前一天還可以幫助別人。

佛與佛弟子涅槃之心理歷程:師子奮迅三昧

釋惠敏 法鼓文理學院 校長 台北藝術大學名譽教授

(本文發表於《人生》雜誌461期,2022年1月)

2021年12月11日,「台灣臨床佛學研究協會會員大會暨臨床佛學學術研討會」邀請敝人演講,建議主題為「佛教經典中對於死亡心理歷程的描述」,希望讓照顧者或是被照顧者了解所謂「善終的心理素質」,特別是社經地位有成之高齡族群,或五十歲左右的夾心餅乾族。

臨終關懷之心理調適

對此「死亡心理」議題,《牛津緩和醫學教科書》(Oxford Textbook of Palliative Medicine)第6版(2021年)「19.4 告知實情與同意」(Truth telling and consent)之「心理學觀點」段落,介紹「重整模式(The Reintegration Model)」(L. Emanuel〔琳達.伊曼紐爾〕等人,2007年;Sara J. Knight〔莎拉.奈特〕和Emanuel,2007年)所概述調整過程:個人適應疾病時會發生重複循環,包括理解(comprehension,了解所喪失,驚恐、麻木、悲傷、焦慮)、創造性適應(creative adaptation,嘗試在新環境中生活的替代方案)和重整(reintegration,鞏固修改後的存在方式)。為了有效的臨終關懷,健康照護團隊需要能夠識別和預測調整階段,例如伊莉莎白‧庫柏勒—羅絲(Elizabeth Kübler-Ross)醫師1969年出版的《論死亡與臨終》(On Death and Dying)一書中提出「哀傷的五個階段」(Five Stages of Grief:否認、憤怒、磋商、沮喪、接受),以協助病患與家屬緩和病苦,改善生活品質。

此外,陳慶餘教授等人(2003)發表「 癌末病人死亡恐懼影響因素之分析」發現病患接受緩和醫療照顧,死亡恐懼程度隨住院時間及生命的結束而降低。夏允中、越建東教授(2012)論文,介紹顏志龍博士反思西方文化脈絡之「恐懼管理理論」(Terror Management Theory, TMT)之心理學研究之現狀,提出「以佛教的死亡本質及生命無常觀點來探討死亡恐懼」研究,於「四、死亡的原因與根源」提到「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之如下三個重點:(1)老死與愁、悲、苦、憂、惱合在一起,乃是說明生命總體的苦痛是以老死作為核心代表的;(2)造成老死最近的原因,為『生』;(3)『生』的生起,又是緣於一系列其他的條件,如『愛』、『取』等,乃至可推到最起始的『無明』, 因此,『無明』可作為老死最遠卻又是最根本的原因。」

十二因緣之老死與佛陀之悟道

對於「十二因緣」的「順(生死流轉)逆(涅槃還滅)」觀察也是佛陀悟道之前所觀察內容,《雜阿含經》卷12.287經:「世尊告諸比丘:「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作是念:『(生死流轉)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緣故老死有?』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緣故老死有。如是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謂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我時作是念:『(涅槃還滅)何法無故則老死無?何法滅故老死滅?』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生無故老死無,生滅故老死滅,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

悟道與涅槃之禪法:四禪、師子奮迅三昧

佛陀在菩提樹下、吉祥草座悟道時之禪法,是運用他幼年之「初禪乃至四禪」經驗,如《增壹阿含經》卷23〈增上品31.8〉所述:「我自憶昔日,在父王樹下無婬、無欲,除去惡不善法,遊於初禪;無覺、無觀,遊於二禪;念清淨無有眾想,遊於三禪;無復苦樂,意念清淨,遊於四禪。此或能是道,我今當求此道。……爾時,吉祥躬自執草詣樹王所。吾即坐其上,正身正意,結加趺坐,計念在前。爾時,貪欲意解,除諸惡法,有覺、有觀,遊志初禪;有覺、有觀除盡,遊志二、三禪;護念清,憂喜除盡,遊志四禪。」

最後,佛陀也是從「四禪」而入涅槃,如《長阿含經》卷4⟨遊行經⟩:「於是,世尊即入初禪定,從初禪起,入第二禪;從第二禪起……;入滅想定……。阿那律言:……我昔親從佛聞,從四禪起,乃般涅槃。……從第一禪起,入第二禪;從二禪起,入第三禪;從三禪起,入第四禪;從四禪起,佛般涅槃。」

於此,並沒有說明此種禪法的名稱,若根據《增壹阿含經》卷18〈26 四意斷品〉,佛之大弟子舍利弗將「速疾入出」各階段禪定之心理歷程,名為「師子奮迅三昧」:「舍利弗……從初禪起,入二禪……;從滅盡定起,入有想無想處……入初禪;從初禪起……入第四禪。時,尊者舍利弗從四禪起已,告諸比丘:「此名師子奮迅三昧。」是時,諸比丘歎未曾有:「甚奇!甚特!尊者舍利弗入三昧,速疾乃爾。」

念佛迴向發願文:如入禪定

一般人或許沒有如佛與佛弟子涅槃之「師子奮迅三昧」能力,或許可以學習宋朝遵式法師 (964~1032年)述《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所提倡「十念念佛」發願迴向文:「……願此十念得入如來大誓海中,承佛慈力,眾罪消滅,淨因增長。 若臨欲命終,自知時至,身不病苦,心無貪戀。心不倒散,如入禪定。 佛及聖眾,手持金臺,來迎接我。如一念頃,生極樂國。華開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廣度眾生,滿菩提願。」也是一種臨終關懷之心理調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