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聞、思、修)三慧:研究基本功三部曲

釋惠敏 法鼓文理學院前校長,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法鼓文理學院名譽教授

  • (一)發現問題:評析已知(聞慧)
    • 反覆閱讀、分析相關「基本文獻」(包含身心、世界),並且作好「筆記」,累積實例。
    • 反覆閱讀、分析相關「研究論著」,並且作好「筆記」,累積實例。
  • (二)解決問題:探究未知(思慧)
    • 形成論題,撰寫論文計畫,完成論文,並與相關專家切磋,以便改善與分享發表。
    • 研究論文題目可以用「是否有價值」、「是否有可行性」兩個標準來檢驗。
      • 1. 「是否有價值」需要放在特定領域的脈絡中考察,因此需要作系統性的研究文獻與論著回顧,以評析此領域「已知」與「待研究」的題目,評估自己所選題目的價值。若是「待研究」的需求高,則研究價值也高。
      • 2. 「是否有可行性」需要拿出具體的例子來說明,則需要作如下第三階段的功夫:
  • (三)隨時將上述研究歷程(或分段成果)與成果不斷反覆印證與力行或推廣,以便自利利人(修慧)。
    • 因此,「基本文獻」與「研究論著」的確定是基本的研究啟動基礎。隨時隨地,將學習或研究的「標的」(所緣),
    • (1)用「科判」的知識結構/網絡方法,作理性的分析。"Analysis" cognition.
    • (2)用「讀誦」的身心體驗方式,作感性的內化。Embodied cognition.讓自己的「身心與大腦」浸潤於文意或情境。

會議詞句與言語行為

釋惠敏

法鼓文理學院 校長

台北藝術大學名譽教授

 (本文發表於《人生》雜誌438期,2020. 02)

敝人曾有拙文「議事學與羯磨法」(《人生》242期,2003年10月)比較「議事學」(Parliamentary)與佛教僧團處理僧務時「羯磨法」(karma「作業」之音譯詞)的同異。例如:受戒法「一白、三羯磨」相當於議事學之「提案說一次,無異議聲明表決文三次」的程序。佛教之羯磨法一般必須取得全體的認同,也就是「全體無異議通過」的共識,適合沒有爭議或者已經事先已協調的提案。現代議事學一般以獲得出席並參加表決(有效票)數之過半數為可決;若遇有大問題,則應視情況提高可決數為出席並參加表決者之三分之二、四分之三或五分之四。

僧團會議之羯磨詞句

羯磨師(會議主持人)於羯磨會議之通用詞句,有「大德僧聽」(諸尊者們!請僧團聽我說)、「若僧時到,僧忍聽….」(若僧團認為適合的話,請僧團贊成….)、「白如是」(此是提案)、「誰諸長老忍……者默然,誰不忍者說」(誰諸長老贊成….者默然,誰不贊成者發言)、「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僧團已贊成,以默然故,我如是記憶此事)等,這些是通用於僧團處理各種(受戒、懺悔、結界、結夏…)事務,再配合不同因緣的詞句,例如受戒儀式之「此某甲從和尚某甲求受具足戒」,則可成為該羯磨會議之完整詞句。

針對這些通用詞句,《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1:「白中文義俱通三句,羯磨之中,文義通者,頭尾一言,不可增略,必須通誦,缺剩不成。」認為不能增減(增略、缺剩),甚至要求羯磨師(主持人)「暗誦」羯磨會議詞句,不可以「白讀」(對眾公白而讀,不能背誦),否則會有羯磨會議不成就的問題。

現代會議之主持詞句

   拙文「議事學與禪觀」(《人生》243期,2003年11月)曾將議事學與禪定學互相參考,比較心外、心內議決程序的同異,例如:會議的成敗與主席是否稱職有相當的關係;禪觀修行的成敗與是否能「正念、正知」也是有相當的關係。

   若根據《會議規範》第17條(主席之任務)提到:一、依時宣布開會及散會或休息,暨按照程序,主持會議進行。二、維持會場秩序,並確保議事規則之遵行。三、承認發言人之地位。四、接述動議。五、依序將議案宣付討論及表決,並宣佈表決結果。六、簽署會議記錄及有關會議之文件。七、答覆一切有關會議之詢問;及決定權宜問題與秩序問題。

   敝人主持會議時,一些經驗累積,發現有些常用詞句,不揣淺陋,提供如下,敬請大家指教。

一般會議程序進行,主持人除了宣布開會及散會或休息的詞句之外,對於會議第一個主要部分「報告事項」(包括主席報告、宣讀並通過上次會議紀錄、上次會議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工作報告、財務報告、專案委員會報告、其他報告,以及針對上述報告之質詢與答覆),為了知己知彼、檢討過去,主持人每段報告之後,可用「是否有要補充、或想進一步了解的部分」作為主持詞句。

   前者是讓「自己單位」之會眾可以「補充」,後者是讓「其他單位」之會眾可以質詢之軟化詞句「想進一步了解」。猶如《大念處經》每階段禪修反覆觀察的四個步驟(內、外、內外;生、滅、生滅;唯知與唯念;無所依而住,不貪著世間)之第一步驟「內、外」順序,促進「內外、自他」單位之會眾交流。

有關會議第二個主要部分「討論事項」三部曲「動議、討論、表決」,分述如下:

(一)動議:用「O委員/代表,請發言」主持詞句,承認發言人之地位,並須需接述動議。

(二)討論:可先用「是否有要補充、或想進一步了解的部分」作為主持詞句,促進會眾充分了解動議。再用「是否有正反意見?」或軟化的「是否有其他意見?」主持詞句,引導會場產生能接納各種「正反」(pro and con)意見的氣氛,容許雙方正反辯論,使會眾充分了解各種主張與方案的利弊得失,以便決擇與判斷。

(三)表決:可先用「是否可以表決了?」詢問會眾是否結束討論,再用「贊成者請舉手」「贊成者O票」;「反對者請舉手」「反對者O票」,然後宣布「本案可決」或「否決」。假如是沒有正反意見提案,則可用「是否無異議通過?」作確認,再宣布「本案無異議通過」。

言語行為

以上「羯磨詞句」或「主持詞句」的意義與力量或許可運用「言語行為理論」(Speech Act Theory:主張「言語即行動本身」)來探討,這是牛津大學奧斯汀(John Austin,1911-1960)所提出的,其代表作是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如何以言語行事》)。他將日常語言的使用意義分為可以驗證真假值(例如:天氣預報)之「陳述語句」(constative utterances),與言語的適當性條件(felicity conditions)之「實行語句」(performative utterances),例如:法官只有在法庭內(適當場合、程序)才有權作「我裁定某某罪名成立….」。

奧斯汀也分析有三種不同的言語行動或實行的力道(performative force):(一)說話行動 (locutionary act):溝通行為的發生;(二)發話行動 (illocutionary act):說話人說完話後所造成的行動,例如:我發誓、我打賭、我答應、我警告、我歡迎;(三)取效行動 (perlocutionary act): 說話者的話對聽話者所造成的影響,亦即說話者所說的話的效果例如:聽話人在聽完話後覺的放心、高興、不安、小心、被警告

「以言指事( locutionary acts )、以言行事( illocutionary acts )、以言成事( perlocutionary acts)。

「思考與表達」6-12上課資料

「思考與表達」1-5上課資料

思考與表達00上課資料-2017.03.8 導論 00 introduction

思考與表達01上課資料-2017.03.15 意義與定義 01meaning-definition

思考與表達03上課資料-2017.03.22 認知意義及其準則 03 criteria for meaning

思考與表達04上課資料-2017.03.29 非形式謬誤 04 fallacies-s

思考與表達05上課資料-2017.03.29 對意見的批評 05critic

思考與表達00上課資料-2017.03.8 導論 00 introduction

思考與表達01上課資料-2017.03.15 意義與定義 01meaning-definition

思考與表達02上課資料-02 語言結構功能

思考與表達03上課資料-2017.03.22 認知意義及其準則 03 criteria for meaning

思考與表達04上課資料-2017.03.29 非形式謬誤 04 fallacies-s

思考與表達05上課資料-2017.03.29 對意見的批評 05critic

「阿賴耶識」記事本:聞思熏習、轉識成智的方便法門

釋惠敏  法鼓佛教學院校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教授 

(本文發表於《人生》雜誌333期,2011.05

阿賴耶識:眾生的資料庫

佛教的唯識學派以「阿賴耶(ālaya)識」為基礎,來說明凡夫之生死流轉、聖者之涅槃還滅「緣起」教義。「阿賴耶」是梵語ālaya的音譯,用來表達「含藏」功能之「住處」、「容器」的意義。例如:himalaya(喜馬拉雅)是由 hima(雪)加上ālaya(住處)所組成的語詞,說明此山是the abode of snow(雪的住處,雪鄉)。

唯識學派將「含藏」眾生一切生起萬法功能(種子)之「住處」(深層心識)稱為「阿賴耶(ālaya)識」。若根據《成唯識論》,認為它具有(1)「能藏」萬法種子、(2)表層心識熏習諸法種子之「所藏」(處所)、(3)恆被眾生妄執為實我、實法之我愛「執藏」等三種意義。依此緣起,凡夫則有「愛執→造業→受苦」之生死流轉(惡性循環)。

轉識成智

如能藉由清淨「聞思熏習」-聽聞「無我」法之清淨熏習、如理作意思惟-,對治妄執為實我、實法之我愛「執藏」種子,轉化為「法身種子」,則無分別、清淨智生。如此,歷經「通達轉」、「修習轉」、「果圓滿轉」,成就聖者「無我→無漏業→苦滅」之涅槃還滅(空性、不生不滅)。此時,深層之第八識「阿賴耶識」轉化為「大圓鏡智」,如大圓鏡之光明,能如實遍映萬象。依此,第七識「末那識」(我執)轉化為「平等性智」,自他不二,大悲普度一切眾生;第六識「意識」轉化為「妙觀察智」,通達諸法自相、共相,能依眾生不同根機自在說法;前五識(眼、耳、鼻、舌、身識)轉化「成所作智」,「成」就「所」應該「作」之身、口、意等各種善業,利樂諸眾生。

 

「阿賴耶識」記事本:如何「隨時隨地」可以如實地記錄與創作?

長久來,我一直在尋求,是否有「隨時when-ever隨地where-ever」可以如實地記錄與創作的記事本?或許可以稱為「阿賴耶識」記事本。因為,我想藉此,「隨時隨地」把握正確的「聞思熏習」,學習「轉識成智」。

終於,在2011年1月,我得知有一種名為Evernote的具備網路服務功能的記事本軟體(http://www.evernote.com/about/home.php),已經近乎我夢寐以求的「隨時when-ever隨地where-ever」(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ever-note)可以如實地記錄與創作的「阿賴耶識」記事本。

因為,它可以讓我可以不拘形式(輸入或手寫文字、錄音、拍照、網頁剪輯等)、不拘平台或裝置(手機或電腦)的記錄與創作,並且可以藉由網路上傳到雲端的伺服器備份,可以在不同的裝置間同步與瀏覽。使用者可以輕鬆的藉由「筆記夾」與「標籤」的功能來資料管理(分類、搜尋等),或者使用「共用」功能分享筆記或筆記夾。

此外,Evernote記事本軟體有強大的搜尋(包含掃描辨識)與各類(按時間排列的清單、縮圖、混合等)檢視功能,讓我可以將日記本與筆記本整合,以便讓我「隨時隨地」可以如實地記錄與創作,以便觀察與反思我的「阿賴耶識」中「種子生現行」與「現行熏種子」的關係,以便把握正確的「聞思熏習」,學習「轉識成智」。

 

阿賴耶識之「種子生現行」與「現行熏種子」的反思

阿賴耶識所含藏的虛妄我執之萬法種子隨時、隨地、隨緣生現行(所謂:種子生現行),表現於凡夫眾生的認識世界;此現行萬法有熏習作用,成就種子又含藏於阿賴耶識(所謂:現行熏種子),成為生死流轉之惡性循環。這種「種子生現行」與「現行熏種子」的緣起關係,剎那剎那不斷的展轉熏生,凡夫眾生難以覺察,難以解脫。

若能藉由「隨時隨地」可以猶如「大圓鏡」一般,如實地記錄、創作、反思的筆記本,如同拙文「修行次第的基本意義」(刊於2005年12月《人生》雜誌268期,結集《當牛頓遇到佛陀》法鼓文化,2007)所述︰持戒→無悔→歡→喜→輕安→樂→定→如實知見→厭→離欲→解脫→解脫知見,依序輔助戒律、禪定、智慧的學習,讓深層之第八識「阿賴耶識」轉化為「大圓鏡智」等「轉識成智」,成就聖者「無我→無漏業→苦滅」之涅槃還滅(空性、不生不滅),或許這也是讓「科技」與「人性」間,產生雙贏可能的法門之一。

終身學習「五戒」:閱讀、記錄、參究、發表、實行

終身學習「五戒」:閱讀、記錄、參究、發表、實行

釋惠敏

法鼓佛教學院校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教授

  (本文發表於《人生》雜誌359期,2013.07

身心健康與終身學習

2013年6月8日,第二屆「法鼓佛教學院暨法鼓山僧伽大學畢結業典禮」,如同第一屆,依照(一)搭菩薩衣,深智廣行;(二)傳燈發願,大悲心起;(三)吟唱法鼓,勇健啟航之三階段進行(詳參《人生》雜誌,2012.06)。這次,敝人在思考「校長致詞」的內容時,除了想到於《人生》2010年1月)的拙文提到「思考表達、覺照視野、願景實踐」是我的教學根本目標之外,也想分享如何面對「無常、苦、無我」的人生大海,可以「勇健啟航」的基本資糧。

資糧需要靠日常生活習慣累積,所謂「生活習慣」,梵語是śila(音譯︰尸羅),意譯為「戒」,是行為、習慣、性格……等意義,一般常稱好習慣為「戒」。因此,敝人近年來所提倡的「身心健康五戒:微笑、刷牙、運動、吃對、睡好」(請參《人生》2010年10月; 2011年9月)可說是健康資糧。

其次,敝人認為「終身學習五戒:閱讀、記錄、參究、發表、實行」是第二種「勇健啟航」的智慧資糧,因為「聞、思、修」是佛教之簡擇事理的三種智慧(三慧),而「閱讀、記錄」與「聞所成慧」有關,「參究、發表」與「思所成慧」有關、「實行」與「修所成慧」有關,分述如下:

一、閱讀:廣學多聞

對於佛法的學習,需要聽聞、閱讀「三藏」(經、律、論),如《大毘婆沙論》卷42:「若於三藏、十二分教,受持、轉讀究竟流布,是生得慧,依此發生聞所成慧,依此發生思所成慧,依此發生修所成慧,此斷煩惱,證得涅槃。如依種生芽,依芽生莖,依莖轉生枝葉、花果。」大乘佛教的「聞慧」,除了佛法(內明),更擴大到當時世間的各種學問(醫方明、因明、聲明、工業明),合稱「五明」,如《瑜伽師地論》卷13:「云何聞所成地?謂:若略說,於五明處名、句、文身無量差別、覺慧為先,聽聞、領受、讀誦、憶念。又於依止名身、句身、文身義中,無倒解了,如是名為聞所成地。何等名五明處?謂:內明處、醫方明處、因明處、聲明處、工業明處。」

面對現代社會,更需要廣大到人文、社會、自然科學等各種層面的聽聞與閱讀。因此,敝人除了佛典的閱讀之外,長期訂閱《讀者文摘》、《科學人》、Newton、The Economist等刊物或電子書以及中外網路新聞,也使用各種類型的電子書閱讀器,例如:Kindle, iBooks, Zinio, Hamibook,Kobo等,方便購閱各類書籍。更重要的,也經常閱讀自己的身心狀況,如同拙文「有空逛逛腦海網路」(《人生》2006.6)所述:注意當前的心情氣溫?煩惱指數?如何超越生死、涅槃的「兩岸」關係?探索如何建立十方佛國土的「國際」關係。

二、記錄:知識管理

如上所述,「聞所成慧」由「聽聞、領受、讀誦、憶念」獲得。其中,「憶念」的聞慧,在紙張昂貴、沒有電子媒體的時代,特別重要。因此,在印度文化中,發展成為「陀羅尼」(dhāraṇī;意譯︰總持)的記憶術,以成就聞慧。佛教也運用它來學習「憶持」各種善法,以遮除各種惡法。特別是菩薩以利他為主,為不忘失無量之佛法,在大眾中無所畏,能自由自在的說法,故必須學習陀羅尼︰從一法,聯想一切法;從一句,聯想無量句;從一義,聯想無量義;以總持無量佛法而不忘失。

但是,在知識量暴增的時代,我們不能完全藉由「記憶」,而且人們常會有「記憶力錯覺」(illusion of memory),必須養成適時記錄的習慣,以成就現代聞慧。因此,拙文「阿賴耶識記事本」(《人生》雜誌2011.05)中,介紹Evernote的具備網路服務功能的記事本軟體,它是近乎我夢寐以求的「隨時when-ever隨地where-ever」可以如實地記錄與創作的「阿賴耶識」記事本。因為,它可以讓我可以不拘形式(輸入或手寫文字、錄音、拍照、網頁剪輯等)、不拘平台或裝置(手機或電腦)的記錄與創作,並且可以藉由網路上傳到雲端的伺服器備份,可以在不同的裝置間同步與瀏覽。使用者可以輕鬆的藉由「筆記夾」與「標籤」的功能來資料管理(分類、搜尋等),或者使用「共用」功能分享筆記或筆記夾,以及強大的搜尋(包含掃描辨識)與各類(按時間排列的清單、縮圖、混合等)檢視功能,讓我可以將日記本與筆記本整合。

如同現代企業界對知識產生流程的分析︰資料(data)→〔處理、分析〕→資訊(information)→〔審核、分類〕→知識(knowledge)→〔行動、驗證〕→智慧(wisdom),配合「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運用資訊科技的知識社群、智庫等機制或方法,將個人核心專長或團體的「內隱知識」(Tacit Knowledge,經驗、技術、文化、習慣….)有效率地轉化為「外顯知識」(Explicit Knowledge,文件、手冊、報告、程式….),因為這些知識與價值的總合是我們的「智慧資糧」。

三、參究:參疑研究

對於「思所成慧」,《瑜伽師地論》卷16:「云何自性清淨?謂九種相應知。一者、謂如有一、獨處空閑、審諦思惟如其所聞、如所究達諸法道理;二者、遠離一切不思議處、審諦思惟所應思處;三者、能善了知黑說、大說;四者、凡所思惟、唯依於義、不依於文;五者、於法少分、唯生信解,於法少分、以慧觀察;六者、堅固思惟;七者、安住思惟;八者、相續思惟;九者、於所思惟、能善究竟,終無中路厭怖退屈。由此九相、名為清淨善淨思惟。」換言之,應該(1)安排獨處靜思的時間;(2)不浪費時間思考沒有意義的對象,專注於所應該學習的對象;(3)可以分辨謬論與正論;(4)依據意義,不拘泥文字; (5)有些可相信專家直覺,有些需要智慧分析思量;(6)堅定思惟;(7)安定思惟;(8)持續思惟;(9)究竟思惟不退縮等九種態度,對於所聽聞與記錄的知識之「疑情」參究。

其次,《瑜伽師地論》卷16:「云何思擇所知?謂善思擇所觀察義。…何等名為所觀有法?當知此法、略有五種。一、自相有法,二、共相有法,三、假相有法,四、因相有法,五、果相有法。…何等名為所觀無法?當知此相、亦有五種。一、未生無,二、已滅無,三、互相無,四、勝義無,五、畢竟無。」這是說明對於「存在」(有法)的五種角度與「非存在」(無法)的五種角度的研究(善思擇)。例如:善思擇「自相」「存在」(有法),可以從將所有物質性存在分析到「其小無內」的單位,稱為「極微」(或「微塵」),有別於其他而「自相不失」。如此經常思惟:分析萬物為「極微」的平等性,漸斷「身見」的執著以及憍慢。

猶如《大方廣佛花嚴經修慈分》:「觀察其身上下支節,皆微塵聚,地水火風和合所成;復應思惟,即彼一一微塵之內,皆有虛空;…..復應觀察一切世界所有眾生,一一眾生所有支節,一一支節所有微塵,皆亦如是。」藉由自他身之微塵的觀察,破除「身見」的我執,進而對所有眾生起「大慈」,故說:「若捨分別,離我我所,此則名為廣大之慈」。

在運用工具方面,敝人除了文書軟體的樹狀標題模式作為文件分析的呈現之外,也用mindmap的相關軟體(例如:Xmind)協助分析,以及試算表軟體作統計運算。

四、發表:刊行交流

將所聽聞、記錄、參究的成果,運用各種形式發表刊行以便切磋交流是「思所成慧」成就的關鍵。因為閉門造車,不容易進步。我們若能養成同儕切磋交流的習慣,容易發現自己所「聞、思」的缺點與錯誤。因此,學術界的刊物皆有「專業審查」制度,以確保「聞、思」知識的品質。

所以,我們盡量讓自己之「聞慧、思慧」透明化,善用眾人的「聞思」力,隨時隨地準備接受所有世人的檢驗與評鑑,如此「借力使力」,容易保持「聞、思、修」三慧清淨。並且,也隨時隨地以世界為平台,準備服務所有世人,容易保持創造價值力,讓創意無限,功德無量。

近年來,第二代網際網路(所謂Web 2.0)的概念與相關的技術架構及軟體成為新的資訊潮流,其特點是可以讓使用者隨時隨地可以分享(Share)與互動(Interactive),讓資訊內容可因使用者的參與(Participation)而隨時產生,經由網誌(Blog)、分享書籤 (Sharing Tagging)、維基 (Wiki)、和社群網絡(Social network)等新功能達成迅速分享的效果,進而產生豐富的資源。

五、實行:自利利人

「修所成慧」是與禪定相應的觀察智慧。如同拙文「資料記憶與知識管理」(《人生》2008.6)所述:佛教不僅重視師徒之間口傳、心記、持誦的學習,也重視從知識→〔行動、驗證〕→智慧,經由「行證」,產生有價值的結果或效益。所以,《增壹阿含經》卷23:「多誦無益事,此法非為妙,猶算牛頭數,此非沙門要。若少多誦習,於法而行法,此法極為上,可謂沙門法。雖誦千章,不義何益,不如一句,聞可得道。雖誦千言,不義何益,不如一義,聞可得道。千千為敵,一夫勝之,未若自勝,已忍者上」。這些佛教警句,提醒我們對在學習時,不要只是增加知識的數量,也應該重視內化與「體證」 (embodied),以禪定相應的觀察智慧,能產生有解脫或利他價值之「實行」智慧品質。

終身學習「五戒」與菩薩道

如上所述與「聞、思、修」簡擇事理的三種智慧(三慧)有關之「終身學習五戒:閱讀、記錄、參究、發表、實行」,可以讓我們從「閱讀:廣學多聞」開始,學習《八大人覺經》:「第五覺悟:愚癡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或者《大般若經》卷571〈9無所得品〉:「常依正教,修佛隨念,捨俗出家,如教修行,轉為他說,雖為他說而不求報;見聽法眾,常起大慈;於有情類,恒起大悲;廣學多聞,不惜身命;常樂遠離,少欲喜足;但採義理,不滯言詞;說法修行,不專為己;為有情類,得無上樂,謂佛菩提大涅槃界。」

總之,終身學習「五戒」(簡稱:讀、記、研、發、行)不僅可以增長「聞、思、修」三種智慧,也有助於菩薩道的學習,衷心祝福諸位同學終身學習「菩薩心行,法鼓燈傳,勇健啟航」,利人利己,自度度人。

五段、四句、三支論式

釋惠敏
法鼓佛教學院 校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教授

(本文發表於《人生》雜誌315期,2009.11)
法鼓佛教學院為提昇學生英文寫作能力,2009年6月開始請外籍專業老師開設此類課程。敝人也有幸參加學習,於此分享一些心得如下︰

五段論文結構︰序論、本文一、本文二、本文三、結論
首先,聽說美國學生從小學起就學習使用「五段論文結構」(five paragraph essay format),到了大學的課堂報告、或SAT(大學申請入學學術能力評估的標準化測驗)、GMAT(研究生管理科入學考試)、GRE(研究生資格考試)等短文寫作也是以此結構為原則。可見美國寫作教學是以此結構(Structure)為共通的反覆練習(Practice)格式,於此為基礎,再讓個人發揮想像力(Imagination)與創意。此種SPI的教法有兼顧保持共同規則與發揮個人創意的好處,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每段可由四句組成︰5段x4句=20個句子
「五段論文結構」之(一)序論,可由1. 總說(General Introduction)、 2.別說(Specific Introduction)、3. 提出問題、4. 「表達論題」(Thesis Statement)等四個文句組成。
(二)本文之一,可由1. 論據A、 2. 舉例、3. 舉例、4. 比較與反例等四句組成。
(三)本文之二,可由1. 論據B、 2. 舉例、3. 舉例。4. 比較與反例等四句組成。
(四)本文之三,可由1. 論據C。 2. 舉例。3. 舉例。4. 比較與反例等四句組成。
(五)結論,可由1. 重述總說。2. 重述別說。3. 再提論題。4. 提出意見(Give your Opinion)等四句組成。
如此,論文之文句不用多,基本上只要20個(5段x4句)句子,字字珠璣,已經足夠表達意見。若是結構混亂、論題不清、論證不足,雖然洋洋灑灑,只是堆砌資料,卻是自己或讀者都不知所云為何?這是我們常犯的毛病。
其中,序論與結論之「論題」是核心文句,可用「我認為……〔主張〕,因為〔論據A〕, 〔論據B〕與〔論據C〕之故」的句型來表達,然後各別「論據」再由本文來「舉例」說明。其中,「論據」不限制只能有A、B、C三個,視實際需要,可以增減。
這種「主張」、「論據」、「舉例」的格式,與佛教論理學(因明)之「宗」(主張)、因(理由、論據)、喻(舉例)三支論式有相合之處。

三支論式︰「宗」(主張)、因(論據)、喻(舉例)
「宗、因、喻」三支論式是印度佛教陳那(Dignāga, c. 480-540 CE)論師與其弟子將印度傳統的五支論式︰「宗、因、喻、合(確認論據)、結(重述論題)」精簡而成。三支中,因(理由、論據)是最重要的,例如︰
宗(主張)︰彼山有火
因(理由、論據)︰見有煙故
喻(舉例)︰有火的灶中有煙
以有「煙」作為有「火」的論據(理由),它則必須符合「有煙於有火之山決定遍有煙」(遍是宗法性)、「有火之山之同品類(灶)中有煙」(同品定有性)、「有火之山之異品類(池)中決無煙」(異品遍無性)等三個遍充關係條件,主張「彼山有火」的推論此能有效成立。所以,佛教將論理學稱為「因明」(探究「因」的學問),此三個條件稱為「因之三相」,必須小心論究,以免作錯誤主張。
其中,「有火之山之同品類(灶)中有煙」之「同品定有性」類似五段論文結構之「舉例」說明,「有火之山之異品類(池)中決無煙」之「異品遍無性」類似五段論文結構之「反例」說明。此種「正反例」的對比或對照,科學實驗的設計上,也是需要作實驗組、對照組(前、後對照,或者正、負對照)的安排,小心求證,避免誤差。

修行ISO認證︰想、說、寫、做一致,持續改善
ISO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的簡稱。該組織於一九八七年公布有關ISO9000品質管理制度的國際標準,適合於全世界各行各業用以提高它們的產品、工程或服務的品質,因而達到世界認可的水平。
ISO 9000之認證過程是將企業制度在標準化、透明化之原則下,以書面呈現,作為公司品質系統運作依據,該項書面文件即為品質系統文件。該項文件強調說、寫、做一致,說的要寫出來,寫出來的要作的到。而且,必須持續改善,不停止的續評、換證、再續評,以合乎PDCA(Plan-Do-Check-Act)品質管制循環。
在佛教修行的目標是「身、口、意」三業清淨。換言之,即是「做、寫、說、想」清淨。假如我們運用ISO 9000認證原則,或許可以說修行「身、口、意」三業清淨的ISO認證是「想、說、寫、做一致,持續改善」。
因此,教育學生撰寫論文,除了要求「寫」的標準化與創意性之外,時時刻刻、持續性地,在思想上也能「想」好,言語上也能「說」好,行為上也能「做」好,才是教育學生撰寫論文或報告的真諦。

議事學與「羯磨法」──如何表決?

有時會被朋友問到:「一般人對開會大多是又愛又恨的感受,看你似乎可以樂在其中,這是為什麼?」此外,由於各種職務的關係,經常須主持會議,所以常被朋友戲稱「靠主持會議吃飯」,連《人生》雜誌邀稿時,也說:「聽說你對開會很有心得,替我們寫篇這方面的文章吧!」常遇到這類詢問或請求,有時不由得我也開始思考這個「怪現象」。

古今開會的學問

回想我最先接觸到會議這門學問的機會,和大家一樣,是中小學的公民或社會

等課程。當時,也只是為應付考試,迷迷糊糊的只記得一些皮毛。真正開始自我充實「議事學」(Parliamentary)的時機,是1994年擔任國立藝術學院(現在改名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學生事務長的因緣。由於職務的需要,經常要面臨參加或主持各種會議之挑戰,與其逃避,不如面對,於是購書研究,參加講習,臨場觀摩,從邊作邊學等過程,逐漸摸出竅門與興趣,品嚐民主法治的苦樂。有時也會將議事學與佛教僧團處理僧務時的「羯磨法」互相參考,比較古今民主程序的同異。

例如:受戒法「一白三羯磨」相當於議事學之「提案說一次,無異議聲明表決文三次」的程序。佛教之羯磨法一般必須取得全體的認同(誰諸長老忍……者默然,誰不忍者說),也就是「全體無異議通過」的共識,適合沒有爭議或者已經事先協調過的提案。現代議事學一般以獲得出席並參加表決(有效票)數之過半數為可決;若遇有大問題,則應視情況提高可決數為出席並參加表決者之三分之二、四分之三或五分之四。

以「黑白籌」投票

僧團若發生諍議不止的情形,則用「七滅諍法」作為裁斷原則。其中,第六種

「多人覓罪相毘尼」是以集合具備的僧眾,依多數而決是非的方式。此時,僧團可採用「行黑白籌」方法以計算多數。所謂「籌」是指以竹、木、銅、鐵、牙、角、骨等作成之籤棒,約有一肘長,粗如小指。僧團布薩誦戒時,用以計算參加集會僧眾之人數,或於表決僧團重大議題時用,正反方各取不同顏色的籤棒(行黑白籌)表示不同的立場。

在僧團史上,比較有名「行籌」的事件,一者是提婆達多「分裂破壞僧團」事件。佛陀的弟子提婆達多意圖建立新的僧團,另外制定五種不同的生活規範,利用有利時機「行籌」,並且當時有五百位新進比丘取贊成籌,長老阿難提出以僧衣露單肩的方式表示反對,有六十長老比丘露單肩表示反對。於是,提婆達多得到別立僧團的「多數決」,也造成僧團一時的分裂。

此外,在阿育王時代,有人將原有的戒律加以新的詮釋,形成不同戒律傳承的諍議,各為群黨,互言是非。時有比丘,請求國王判決。國王集合僧團,行黑白籌,宣布:若認可舊律可取黑籌,若認可新律可取白籌。結果:取黑者有萬數,取白者只有百數。但是,國王並沒有依多數而決是非,卻認為新舊戒律皆為佛說,應尊重不同的意見,各別獨立生活即可,於是允許不同部派戒律共存。

此種「行籌」的投票方法,也用於古印度處理的重大國事議題時。例如:琉璃王率大軍攻打釋迦族(釋迦牟尼佛的祖國),族人有的主張開城門避免戰爭,有的主張以死固守,紛紜不定,便共「行籌」,少數服從多數。七次取籌投票結果,贊成開門的籌多,所以開門讓琉璃王的軍隊進城,釋迦族大都被殺害。這似乎很像現代民主國家之「公民投票」,雖然釋迦族是亡國的結局,但是卻經過民主程序的決定,應該有其價值與意義。

〔原發表於《人生》雜誌242期。2003年10月〕

議事法與「禪觀」──主席與正念

我個人則常將議事學與禪定學互相參考,比較心外、心內議決程序的同異,我也曾美其名為「會議禪定學」。例如:會議的成敗與主席是否稱職有相當的關係。我們也可以從這裡,看出其是否具備領導人的條件與是何種領導風格。同樣地,

禪觀修行的成敗與是否能「正念、正知」也是有相當的關係。

主席態度要「無我」

首先,會議主席應居於公正超然之地位,嚴格執行會議規則,維持會議和諧,

達成決議,解決問題,以收群策群力之效。禪觀修行之「正念、正知」的作用猶如會議主席,也應把握「無我」,以公正超然態度,執行內心的緣起法則,避免昏沉、散亂,智慧決擇,解決煩惱,以收自覺覺他之效。

從會議三部曲「動議、討論、表決」與「禪觀」修行原則比較。動議亦稱為提案,即出席人適時的提出一個問題或意見,請求會眾接受,經附議成立,予以討論或採納。「禪觀」修行時,我們可善用此原則過濾一些不被接受(沒有附議)的妄念。若會眾有人認為值得討論,則可附議,使動議成立,進入正反意見之討論階段。「動議」(討論的議題)之成立猶如禪觀「所緣」(禪定的對象)之確立。

專注議題、正念正知

「一時不議二事」(One time one business)的討論原則與禪定之「專注一趣」(安住於所緣)的訓練目標一致。會議主席隨時注意會眾發言是否離題,若偏離討論主題,應立即提醒,導回議題。禪觀修行之「正念、正知」的作用如駕馭野象的「繩索」與「鐵」。一方面令心念安住(綁住)於所緣,一方面注意是否忘失正念,立即知道(正知),回正題。

此外,「論事不論人」(Measures not men should be discussed by assemblies)的討論原則與正觀「有業報(事)而無作者(人)」(法有我無)的體悟類似。會議主席隨時注意會眾發言是否有涉及人身攻擊,避免偏離議題,於事無補,無法解決問題,反而製造問題。

接納「正反」意見的開會氣氛

最後,在討論時,會議主席應引導會場產生能接納各種「正反」(pro and con)

意見的氣氛,容許雙方正反辯論,使會眾充分瞭解各種主張與方案的利弊得失,以便決擇與判斷。表決時,主席也應「兩面具呈」,即分別詢問贊成與反對兩方面之數額,再由主席宣布結果為可決或否決。此種過程與佛教所說:修行者應「知味、知患、知離」相似。例如《中阿含經》:「云何比丘正觀耶?比丘者,知六更觸。知習、知滅、知味、知患、知出要。以慧知如真,是謂比丘正觀也。」此說明我們對人生欲樂的享受,有三方面必須了了分明:(1)欲樂的對象與欲樂的享受。(2)欲樂的代價、過患與惡果。(3)從欲樂得解脫。如此,才能全面性的觀察人生的實相,作出智慧的抉擇。

〔原發表於《人生》雜誌243期。200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