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記憶與知識管理

釋惠敏 法鼓佛教研修學院 校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教授

(本文發表於《人生》雜誌298期,2008.6)

攝頌與資料記憶

人類在紙張與印刷術還沒有發明以前,知識的傳播借助口傳心記,紀錄的材質有泥板、石材、甲骨、竹簡、貝葉等。為保持口傳心記的效率,人類運用記憶術的技巧。佛陀涅槃後,弟子們為使教法不散失,由僧伽會議共同結集。由當時佛教界的憶持權威──阿難尊者(多聞第一)與優波離尊者(持律第一)擔任主角,就其記憶所及向大眾宣誦佛陀的教法與戒律,再經大眾審定、編集不同的部類與相關的次第。例如︰編集經為「四阿含」;編集律為「二部毘尼」、「犍度」等。

為了確認與傳播共同審定的結集成果,以「攝頌」(錄十經的經名順次編為一偈)的記憶方式。如《分別功德論》所說:「撰三藏訖,錄十經為一偈。所以爾者,為將來誦習者,懼其忘誤,見名憶本,思惟自悟,故以十經為一偈也」。如此,佛弟子憶持「攝頌」,見聞經「名」,回憶起經典「本」文,就不容易忘失,而達到「聖教久住」的目的。

   例如︰僧團於編輯《雜阿含經》時,在第1到第10經之後,則有「(1)無常及(2)苦.(3)空,(4)非我.(5)正思惟,(6-9)無知等四種,及於(10)色喜樂」之錄10經的經名順次編為一偈「攝頌」,讓學習者便以誦習,可從從一經名(例如︰無常),聯想《雜阿含經》第1經: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的全部的經文。

佛典結集以後,佛教僧團為了讓憶持所結集的經律的部類、次第、文句,不致忘失錯亂,養成專業持誦的人才,傳承佛陀教法。例如︰憶持經法的,名「多聞者」,或稱「誦經者」;憶持戒律的,名「持律者」。佛教界也多讚歎能持誦佛典者。所以,《分別功德論》讚歎說:「頌云:上者持三藏,其次四阿含,或能受律藏,即是如來寶」。

師徒之間的教學,也以口傳、心記、持誦為主,根據《高僧傳》卷2,敘述東晉時期龜玆國(新疆疏勒)鳩摩羅什(kumārajīva;約344~413)法師:「什年七歲亦俱出家,從師受經日誦千偈,偈有三十二字,凡三萬二千言」。鳩摩羅什7歲出家後,如此的學習數量與效率,可說是神童。這也是鳩摩羅什(意譯︰童壽)法師名稱的來源,雖是兒童,卻具備壽者的智慧。

行證與智慧產生

  現代企業界對知識產生流程的分析︰資料(data)→〔處理、分析〕→資訊(information)→〔審核、分類〕→知識(knowledge)→〔行動、驗證〕→智慧(wisdom)。佛典的結集也有類似過程︰由弟子們就其記憶所及向大眾提供佛說的「資料」與「資訊」,再經大眾審定、編輯分類成為「知識」佛典,流傳於世。但是,佛教不僅重視師徒之間口傳、心記、持誦的學習,也重視從知識→〔行動、驗證〕→智慧,經由「行證」,產生有價值的結果或效益。所以,《增壹阿含經》卷23:「多誦無益事,此法非為妙,猶算牛頭數,此非沙門要。若少多誦習,於法而行法,此法極為上,可謂沙門法。雖誦千章,不義何益,不如一句,聞可得道。雖誦千言,不義何益,不如一義,聞可得道。千千為敵,一夫勝之,未若自勝,已忍者上」。這些佛教警句,提醒我們對在學習時,不要只是增加知識的數量,也應該重視能產生有解脫價值之「行證」智慧品質。

知識管理與煩惱解脫

什麼是能產生有解脫價值之「行證」智慧品質的知識?《雜阿含經》卷10:「爾時,佛告諸比丘︰我以知見故,得諸漏盡,非不知見。……謂︰此色,此色集,此色滅。此受、想、行、識,此識集,此識滅……」佛陀明確底宣說︰諸比丘﹗我說︰以「知」(knowing)以「見」(seeing)而諸煩惱滅盡,並不是以「不知」、以「不見」。由此可見︰對於資料 →資訊 →知識 →智慧的歷程,佛陀認為它也是解脫煩惱的關鍵。接著,佛陀進一步解釋, 應該知見的內容是︰「此是色(受、想、行、識),此是色(受、想、行、識)之生起,此是色(受、想、行、識)之散滅」。也就是應該時時刻刻、確知五蘊(色、受、想、行、識)身心組合的事實與生滅現象,才能消除對身心組合的錯覺(無明)而引起的我執、我愛煩惱。

現代企業注重「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運用資訊科技的知識社群、企業智庫等機制或方法,將個人核心專長或團體的「內隱知識」(Tacit Knowledge,經驗、技術、文化、習慣….)有效率地轉化為「外顯知識」(Explicit Knowledge,文件、手冊、報告、程式….),因為這些知識與價值的總合是企業的「智慧資本」,能為企業帶來競爭優勢。

但是,我們也應該注重煩惱解脫的「知識管理」,隨時隨地以正念、正知,準確有效地管理五蘊(色、受、想、行、識)身心組合的事實與生滅現象的資訊,以增進「智慧資本」,因為它能為我們增進與煩惱競爭的優勢,累積成就人間淨土的資糧。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