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細胞之生死觀:善終的多樣性

釋惠敏 法鼓佛教學院校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教授
(本文發表於《人生》雜誌331期,2011年3月)

安寧療護之善終評估指標

      「安寧療護」(hospice care)是以讓癌末等重症末期患者得到「善終」(good death)為主要目標,而善終服務評量標準之一類為⑴身體照護(Care);⑵病人的自主性(Control);⑶病人的情緒穩定度(Composure);⑷與病人的溝通(Communications);⑸病人的生活連續性(Continuity);⑹病人心願達成而無憾(Closure)等六項(6C)。不同的文化背景對於所謂「善終」(good death)或許會有差異的觀點,例如:臺大醫院家庭醫學科的某醫護團隊曾研擬「善終」評估指標如下:⑴了解死之將至;⑵心平氣和地接受;⑶後事交代安排;⑷時間恰當性;⑸去世前三天舒適性等五項目。

2011年1月11-12日,敝人參加在台中中興大學舉辦的「建國百年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會議結束後,主辦單位安排參觀中興大學「惠蓀實驗林場」,並請森林專家解說,讓我們享受到輕安的知性之旅。特別是對於杉木之「心材」的解說,觸動我對「善終」與「生命細胞之生死觀」的新體悟。  

樹木之善終:心材

 所謂「心材」由邊材逐漸轉化形成,時間自3年至30年以上。它是在生活的樹木中已不含生活細胞的中心部分,由於死細胞的細胞壁浸潤著各種色素,通常色深;薄壁細胞死亡,防腐力強,具有侵填體。雖然沒有輸導水分與貯藏營養物質的功能,但是對於對整株植物發揮支持作用,例如:杉木有到達80公尺高的記錄。

這似乎可以讓我們聯想到:這些已不含生活細胞所組成的「心材」可說是樹木的「善終」狀態。因為它「雖死而有用」,發揮耐久的支持作用,可以讓植物長高,以爭取更多的陽日照等生存空間。「心材」也是「雖死而長存」,因為成為人們所利用的主要建材時,可以產生長久被利用與使用價值。原來的生活著細胞部分,例如:枝葉、外樹皮、內樹皮、邊材等,因為結構強度低,並且容易蟲蛀與腐朽,不適合成為建材,不能產生長久被利用與使用價值,「雖生而不長存」。

《心材喻經》

佛教也有以樹木「心材」與枝葉、外樹皮、內樹皮、邊材等為對比譬喻,來說明修行的真實價值與目的。例如:南傳佛教《中部》第29經《心材喻大經》以及漢譯《增壹阿含經》卷38〈43 馬血天子問八政品(四)〉敘述:提婆達多(Devadata)於破壞僧團與謀害佛陀的事件之後,世尊以尋找樹木「心材」的譬喻,說明有些比丘樂於供養、恭敬與名望為目標而驕逸,如執取「枝葉」而忽略心材等部分。有些比丘以戒行成就為目標而驕逸,如執取「外樹皮」而忽略心材等部分。有些比丘以禪定成就為目標而驕逸,如執取「內樹皮」而忽略心材等部分。有些比丘以神通成就為目標而驕逸,如執取「邊材」而忽略心材等部分,以上的情形都是不能成就工作。最後,世尊告誡:唯有精進得不退失的解脫才是修行的真實目標,如善取「心材」而能夠成就工作的價值。

特殊細胞之善終:哺乳動物之紅血球、皮膚角質層

當「惠蓀實驗林場」森林專家解說杉木之「心材」價值時,一位某醫學大學的校長則說:動物的細胞有些也是以「死亡」狀態而發揮功能的,例如人類的紅血球以及皮膚角質層。

包含人類在內的哺乳動物之成熟的紅血球是沒有細胞核、線粒體等大多數胞器,所以不能生產結構蛋白、修復蛋白或酶,因此壽命有限,約在120天左右。但是,如此演化的紅血球卻具有高載氧能力的優勢:因為雖然是無核,可以成為扁平雙凹圓盤狀,可產生較大的比表面積,有利於細胞內外氣體的交換;又因無核的形態,使其有較佳變形能力,便於通過毛細血管以釋放氧分子,又不容易出現堆積現象。此外,因為沒有細胞核、線粒體等大多數胞器,可以減少能源及氧氣使用,可節省能量提供給個體其他部分;又可裝載較多的血紅素分子,攜帶較多氧氣。

我們皮膚的角質層是由多層扁平、沒有細胞核、已經死亡的角質細胞所構成。它是從表皮的最底層新生,再逐步被推擠至表面,在推擠的過程中細胞會逐漸老化、死亡,經過約14~28天的週期後,到達表面的就剩下不規則排列的老化或死亡細胞,亦即是我們肉眼看到的角質層。它形成一種屏障,可以避免外界環境中各種機械、物理、化學或生物性因素可能造成的有害影響;又能防止體內各種營養物質、電解質和水分的喪失,因而維持體內環境的穩定。

一般細胞之善終:細胞自戕(apoptosis)

以上兩種沒有細胞核的細胞(哺乳動物之紅血球、皮膚角質層)對於生命卻有大用。一般細胞死亡的方式可大分為「壞死」(necrosis)和「細胞自戕」(apoptosis)。

壞死是因為燒燙傷、毆打、毒物等刺激引起的細胞死亡,可說是細胞的「意外死亡」。細胞壞死時,水分從細胞外流入,細胞膨脹破壞,溶酶體的胞器會釋出分解酵素,分解細胞質的蛋白質以及切碎細胞核的DNA。受細胞流出內容物吸引,白血球聚集引起發炎(inflammation)反應,出現發燒、疼痛症狀。

近代科學界發現,有一種由基因控制的細胞主動死亡,稱為「細胞自戕」,短時間內有秩序地發生細胞縮小、細胞核縮合、DNA被規則切斷。這在胚胎發育、身體成形、成熟個體正常細胞更新或除去引起異常的細胞時,發揮作用。例如:胎兒的手於發育過程中,手指間的特定細胞曾經由細胞自戕除去,形成指頭的形狀。小腸、胃的上皮細胞也會經由細胞自戕,更換新細胞。

生命細胞之生死的兩面性:「雖生而不長存」、「雖死而有用、長存」

以上,這些已不含生活細胞所組成的「心材」、哺乳動物之紅血球與皮膚角質層,或者「細胞自戕」等各種「善終」現象,或許可以讓我們體悟生命細胞之生死的兩面性:「雖生而不長存」、「雖死而有用、長存」。印度詩人泰戈爾在《漂鳥集》表達:「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and death like autumn leaves)的生死觀,或許所謂「絢爛、靜美」是在於是否「有用」,萬事萬物因「利用」而產生價值與「意義」,這或許也是印度梵文artha意味:目標、用途、利益、意義等多重含義的思維理路,也如同敝人曾發表於(《人生》雜誌316期(2009.12)「臨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文中所期待:我們縱然會經歷老、病、死,希望我們的身心狀況能在臨終前一天還可以幫助別人。

佛與佛弟子涅槃之心理歷程:師子奮迅三昧

釋惠敏 法鼓文理學院 校長 台北藝術大學名譽教授

(本文發表於《人生》雜誌461期,2022年1月)

2021年12月11日,「台灣臨床佛學研究協會會員大會暨臨床佛學學術研討會」邀請敝人演講,建議主題為「佛教經典中對於死亡心理歷程的描述」,希望讓照顧者或是被照顧者了解所謂「善終的心理素質」,特別是社經地位有成之高齡族群,或五十歲左右的夾心餅乾族。

臨終關懷之心理調適

對此「死亡心理」議題,《牛津緩和醫學教科書》(Oxford Textbook of Palliative Medicine)第6版(2021年)「19.4 告知實情與同意」(Truth telling and consent)之「心理學觀點」段落,介紹「重整模式(The Reintegration Model)」(L. Emanuel〔琳達.伊曼紐爾〕等人,2007年;Sara J. Knight〔莎拉.奈特〕和Emanuel,2007年)所概述調整過程:個人適應疾病時會發生重複循環,包括理解(comprehension,了解所喪失,驚恐、麻木、悲傷、焦慮)、創造性適應(creative adaptation,嘗試在新環境中生活的替代方案)和重整(reintegration,鞏固修改後的存在方式)。為了有效的臨終關懷,健康照護團隊需要能夠識別和預測調整階段,例如伊莉莎白‧庫柏勒—羅絲(Elizabeth Kübler-Ross)醫師1969年出版的《論死亡與臨終》(On Death and Dying)一書中提出「哀傷的五個階段」(Five Stages of Grief:否認、憤怒、磋商、沮喪、接受),以協助病患與家屬緩和病苦,改善生活品質。

此外,陳慶餘教授等人(2003)發表「 癌末病人死亡恐懼影響因素之分析」發現病患接受緩和醫療照顧,死亡恐懼程度隨住院時間及生命的結束而降低。夏允中、越建東教授(2012)論文,介紹顏志龍博士反思西方文化脈絡之「恐懼管理理論」(Terror Management Theory, TMT)之心理學研究之現狀,提出「以佛教的死亡本質及生命無常觀點來探討死亡恐懼」研究,於「四、死亡的原因與根源」提到「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之如下三個重點:(1)老死與愁、悲、苦、憂、惱合在一起,乃是說明生命總體的苦痛是以老死作為核心代表的;(2)造成老死最近的原因,為『生』;(3)『生』的生起,又是緣於一系列其他的條件,如『愛』、『取』等,乃至可推到最起始的『無明』, 因此,『無明』可作為老死最遠卻又是最根本的原因。」

十二因緣之老死與佛陀之悟道

對於「十二因緣」的「順(生死流轉)逆(涅槃還滅)」觀察也是佛陀悟道之前所觀察內容,《雜阿含經》卷12.287經:「世尊告諸比丘:「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作是念:『(生死流轉)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緣故老死有?』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緣故老死有。如是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謂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我時作是念:『(涅槃還滅)何法無故則老死無?何法滅故老死滅?』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生無故老死無,生滅故老死滅,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

悟道與涅槃之禪法:四禪、師子奮迅三昧

佛陀在菩提樹下、吉祥草座悟道時之禪法,是運用他幼年之「初禪乃至四禪」經驗,如《增壹阿含經》卷23〈增上品31.8〉所述:「我自憶昔日,在父王樹下無婬、無欲,除去惡不善法,遊於初禪;無覺、無觀,遊於二禪;念清淨無有眾想,遊於三禪;無復苦樂,意念清淨,遊於四禪。此或能是道,我今當求此道。……爾時,吉祥躬自執草詣樹王所。吾即坐其上,正身正意,結加趺坐,計念在前。爾時,貪欲意解,除諸惡法,有覺、有觀,遊志初禪;有覺、有觀除盡,遊志二、三禪;護念清,憂喜除盡,遊志四禪。」

最後,佛陀也是從「四禪」而入涅槃,如《長阿含經》卷4⟨遊行經⟩:「於是,世尊即入初禪定,從初禪起,入第二禪;從第二禪起……;入滅想定……。阿那律言:……我昔親從佛聞,從四禪起,乃般涅槃。……從第一禪起,入第二禪;從二禪起,入第三禪;從三禪起,入第四禪;從四禪起,佛般涅槃。」

於此,並沒有說明此種禪法的名稱,若根據《增壹阿含經》卷18〈26 四意斷品〉,佛之大弟子舍利弗將「速疾入出」各階段禪定之心理歷程,名為「師子奮迅三昧」:「舍利弗……從初禪起,入二禪……;從滅盡定起,入有想無想處……入初禪;從初禪起……入第四禪。時,尊者舍利弗從四禪起已,告諸比丘:「此名師子奮迅三昧。」是時,諸比丘歎未曾有:「甚奇!甚特!尊者舍利弗入三昧,速疾乃爾。」

念佛迴向發願文:如入禪定

一般人或許沒有如佛與佛弟子涅槃之「師子奮迅三昧」能力,或許可以學習宋朝遵式法師 (964~1032年)述《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所提倡「十念念佛」發願迴向文:「……願此十念得入如來大誓海中,承佛慈力,眾罪消滅,淨因增長。 若臨欲命終,自知時至,身不病苦,心無貪戀。心不倒散,如入禪定。 佛及聖眾,手持金臺,來迎接我。如一念頃,生極樂國。華開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廣度眾生,滿菩提願。」也是一種臨終關懷之心理調適方法。

真菌‧輕鋼構與生態‧綠建築 

釋惠敏  法鼓文理學院校長、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名譽教授 

(本文發表於《人生》雜誌466期,2022年6月) 

2020年底,西蓮淨苑遇到有害木層孔菌(褐根病菌,屬於真菌界)之防治因緣,林業試驗所森林保護組傅春旭博士建議整頓病根與土壤之外,也教導我們將藥用真菌(東方拴菌、血紅密孔菌)、食用真菌(香菇、木耳),種在疏伐後散在附近之木塊基質,讓褐根病的菌絲及孢子不便擴散。因此,引發敝人對真菌的研究興趣,特別是真菌在生態系統的角色。 

真菌:菌之本義(蕈菇) 

但是,可能由於現代之衛生宣導時,使用「殺菌」的說明常是指對於微生物之「細菌」防治,因此「菌」字比較容易與「細菌」聯想或許因此,生物學家以「真菌」之命名,提醒我們蘑菇類才是「菌」字之本義,「細菌」是微生物學發展之後,借用「菌」字,前加「細」來說明需要藉由顯微鏡才能觀察到的微細生物。 

菌根共生關係:生態系運作的關鍵 

 2020年,生物學家梅林・謝德瑞克(Merlin Sheldrake)出版的Entangled Life: How Fungi Make Our Worlds, Change Our Minds & Shape Our Futures(錯綜交織的生命:真菌如何成就我們的世界,改變我們的心智以及形塑我們的未來,中譯本《真菌微宇宙看生態煉金師如何驅動世界,推展生命,連結地球萬物》,2021年)可說是真菌之科普書籍翹楚。此書提到:「我成為劍橋大學植物系的大學生時,開始了我對真菌的正式研究,變得對『共生』(Symbiosis)著迷──共生就是無關生物之間形成的緊密關係。原來生命的歷史中,充滿密切的合作。」 

這種共生被稱為「菌根關係」(mycorrhiza),真菌是大自然的分解者,可以分解各種有機物,以供植物回收利用;真菌菌絲(hypha)微細纏裹植物根系或內或外,增加了根部的表面積,讓植物的根可以深入自身無法進入處,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磷等礦物質營養。植物則行光合作用製造醣類和脂質供給真菌,形成互利共生關係。 

謝德瑞克說:其實,五億年前,植物也是因此與真菌合作而離開水域,登陸生長,真菌成為植物根系數千萬年,直到植物能演化出自己的根。今日,超過90%的植物依賴此種菌根關係,以此共享的網絡來互相連結,這種森林網絡猶如「全球網際網路」(world wide web),可稱為「全林資訊網」(wood wide web)。同時,菌根關係促成了我們所知的生物圈,它是了解生態系如何運作的關鍵。 

輕鋼構與綠建築 

多年前,我聽到「輕鋼構」(LGS, Light Gauge Steel Framing Structure)的訊息,只知道是比較簡易的工法,覺得可能適合當時我們籌備之生態園區的建築。最近,因有參與此建設之規劃,發現臺灣人對輕鋼構建築有不少疑慮,覺得是「鐵皮組合屋」,不如鋼筋混擬土(RC, Reinforced Concrete)或鋼構(SC, Steel Construction)的現代建築可靠,因此開啟我的學習與探索之旅。 

從相關資料得知,1995年阪神大地震,造成生命、財產等重大損傷。因此日本政府開始思考:「是否有更新的建築技術來保護人民?」於是集合六大鋼鐵公司合力研發了輕鋼構的耐震屋,進而發展各種節能、健康、舒適的耐震之輕鋼構建築。1999年臺灣發生嚴重的921大地震,因此日本政府同意將此建築技術移轉給台灣。因為地震發生時,輕鋼構建築形成之加速度比RC構造小很多,可能變形,不會崩塌或斷裂,有利於逃生,反而是較安全的建築物。 

 「輕型鋼構屋」是由熱鍍鋅鋼帶或鋼板、冷軋成形的輕鋼建材,可以回收再利用(RC建築則困難);可採空氣層、防水材、斷熱材等組成的複層牆壁或屋頂之工法,冬暖夏涼。RC牆容易悶熱,因為夏季白天吸熱、夜晚放熱。 

 根據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之報告(2012年),目前國際間發展及從事研究冷軋型鋼的國家為數相當多,如美國、日本、澳洲、英國、歐洲大陸、加拿大、南非與中國大陸等國家,皆有制訂相關的冷軋型鋼規範……由於環保(水泥產業之汙染與耗能)的考量,木材、砂石等材料的短缺,美國、澳洲與日本等國發展之標準化的低層冷軋型鋼建築設計與施工廣泛地使用在工商業界及一般住宅上。……2000年,輕鋼構住宅達一年20萬戶的規模,約占當年住宅建築的20%,2004年南佛羅里達州(颶風易襲地區)則達47%。 

真菌與輕鋼構 

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劉肇隆之碩士論文《輕型鋼構建築物構體與外殼組合型態之探討》(2013年)認為:輕型鋼因為重量輕、強度大、容易生產加工與品質穩定等優點,成為「協力造屋」理想的構造材料,讓居民參與,由專業協助,以「工」為勞務互換單位,共同建屋,凝聚部落社區意識,以建立集體機制。這種營建模式讓我們聯想到上述之真菌與植物之互利共生的關係。 

 此外,輕鋼構的施工的結構構件(楥條、格柵、覆材·····),可採用預先組裝成模組或牆版,載運至工地組裝連結,猶如真菌菌絲(hypha)組成蕈菇、蕈傘,乃至蜜環菌(Armillaria)蔓延十平方公里、幾百噸重、約兩千到八千歲的菌絲體(在美國奧勒岡州發現),拆裝維護容易,組合具彈性,造型多元,可作為綠色建築或生態環境教育的素材,值得我們重視與推廣。 

睡眠之短日節律與《六祖壇經》之自性與動用三十六對

釋惠敏

法鼓文理學院 校長; 台北藝術大學名譽教授 (本文發表於《人生》雜誌443期,2020.07)

刊登於2020年6月《人生》雜誌拙文〈無常、無我、寂滅之生命節律〉提到馬修•沃克(Matthew Walker之《為什麼要睡覺》書中所述「近日節律」(circadian rhythm) 生物的晝夜生理時鐘、「短日節律」(ultradian rhythm)」之睡眠週期。對於「近日節律」,該文已有論述;本文將對於「短日節律」快慢腦波的相對性,有些與《六祖壇經》之自性與動用三十六對的聯想,野人獻曝,聊以助興。

從嬰兒實驗學到的事:短日節律

為什麼要睡覺》第3章提到:1952年,美國芝加哥大學的阿瑟林斯基(Eugene Aserinsky)和克萊德門(Nathaniel Kleitman),前者當時是研究生,後者是於1938年與助理進入肯塔基州的猛獁洞中生活31天,發現所謂「近日節律」(大約比24小時稍長的節律:約15個小時清醒,與約9小時睡眠)之「自主生理時鐘」聞名的教授。

阿瑟林斯基的研究發現嬰兒在睡眠中有某些時段,眼皮下的眼球會快速左右移動,並伴隨著幾乎與清醒時一樣活躍的腦波活動。但在這種活躍睡眠階段前後,卻是大段眼球靜止不動與腦波緩慢平和的時期。換言之,在夜裡,快慢腦波與眼球運動有無之兩種睡眠期,規律性的反覆交替發生。他的指導教授克萊德門再以自己的小女嬰伊絲特(Ester)作為研究對象,也發現了同樣的結果。目前,睡眠醫學了解到:人類睡覺時,會以「非快速動眼期」(Non-rapid Eye Movement,簡稱NREM)與「快速動眼期」(Rapid Eye Movement,簡稱為REM)睡眠之兩種不同的形式重複循環4到5次(每個循環約1.5小時),因為短於24小時,長於1小時,故稱為「短日節律」(ultradian rhythms)。

相對性節律的生命意義

前者(NREM)以睡眠深淺度再分四階段(2007年,美國睡眠醫學會將第三、第四階段合為一階段,只分三階段),常人第三、四階段之後,回到第二階段,不會回到容易被吵醒的第一階段,直接進入快速動眼期睡眠,形成一個循環。後者(REM)之腦部活躍狀況幾乎和清醒時一樣,或可說是大腦的玩耍時間,也是生動鮮明的夢境發生的階段,常稱為夢境睡眠(dream sleep),但為能「安全」作夢,身體卻近於癱瘓狀況,以免傷己傷人,因此,有時夢醒時,會覺得身體暫時動彈不得,俗稱「鬼壓床」。

為何睡眠時有此快慢相對性節律?《為什麼要睡覺》提到有個理論說:這是重塑及更新神經網路的必要過程。睡眠初期比例較高的深度非快速動眼睡眠可以淘汰、清除不需要的神經連結。相對地,快速動眼睡眠的做夢階段在後半夜占重要分量,具有加強連結的功能,因此可以妥善管理腦中有限的儲存空間。由於生命經驗會每天不斷改變,我們的記憶儲存也必須不斷更新,由自傳式經驗組成的記憶塑像永遠沒有完成的一天。因此,我們的腦永遠需要下一回合的睡眠及其中的各個階段,才能把每天的事件自動更新到記憶網路中。

《六祖壇經》之自性與動用

對此快慢「相對性」的生命節律,或許讓我們聯想到《六祖壇經》的〈付囑第十〉之自性與動用三十六對的教導:「吾今教汝說法,不失本宗:先須舉三科法門,動用三十六對,出沒即離兩邊。說一切法,莫離自性。忽有人問汝法,出語盡雙,皆取對法,來去相因。究竟二法盡除,更無去處。」

對於說法的原則,六祖惠能大師對門人最後的付囑,先以「三科法門」(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略廣不同身心組合的分類),教導不同根機(或愚於身體、或愚於心識、或愚於心理作用)的眾生,觀察如下三類「動用三十六對」:

(一)外境無情的五對:天地、日月、暗明、陰陽、水火;

(二)語言法相的十二對:有為無為、有色無色、有相無相、有漏無漏、色空、動靜、清濁、凡聖、僧俗、老少、長短、高下;

(三)自性起用的十九對:邪正、癡慧、愚智、亂定、戒非、直曲、實虛、嶮平、煩惱菩提、慈害、喜嗔、捨慳、進退、生滅、常無常、法身色身、化身報身、體用、性相。

從這些宇宙萬物各種相依相因的來去生滅相對性的法則,發揮不執著兩邊的運用,破除對「自我」是恆常不變的執著,體悟「自性」(佛性、法性、空性、自心、本心)的生命意義。

身心調和「相對性」五事

拙文從〈禪修、腦科學談身心調和五事(I)、(II)〉(《人生》雜誌2018年7~8月)從隋代智者大師《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以及認知神經科學觀點,說明調合(1)動靜、鬆緊等「身體」變化,(2)出入、長短等呼吸(息)變化,(3)自他、生滅「念」,(4)苦樂、上內「受」,(5)順逆「想」等「相對性」的生命節律,或許可對應《大念處經》每階段禪修反覆觀察內(自)外(他),生滅等面向,消除各種分別心,減少對世間的貪著,體悟萬法平等一體,這也是禪宗「見性」之方便法門。

睡眠四階段與四禪

釋惠敏

法鼓文理學院 校長 台北藝術大學名譽教授 (本文發表於《人生》雜誌427期,2019.03)

拙文「晝夜作息與生死自在」(《人生》雜誌,2019年2月)提到:於「睡眠負債的時代」,我們若能多了解睡眠科學,善體驗亙古演化之生理時鐘(晝夜作息)循環習性,有助於身心健康乃至「涅槃寂靜→寂滅最樂→涅槃道」生死自在的學習。於本文,希望大家多欣賞「睡眠腦波交響樂」,善體驗睡眠深淺四階段與禪定四個階段的對比,或許有助於兩者的相互增益。

《國家地理雜誌》(2018年8月no. 201)「重啟大腦:睡眠如何讓腦細胞重生」專題文章提到:「在我們這個燈火通明的不夜社會,我們經常把睡眠視為敵人,認為這種狀態會剝奪我們的生産力和玩樂時間。…..若一夜好眠,我們會往復經歷睡眠的數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明確的特質和目的,如此循環4到5次(每個循環約1.5小時,請參下圖),經過蜿蜒又夢幻的旅程下沉至一個不同的世界。」睡眠的階段分為「非快速動眼期」與「快速動眼期(Rapid Eye Movement; REM)」。前者以睡眠深淺度分四階段(2007年,美國睡眠醫學會將第三、第四階段合為一階段,成為三階段),後者是生動鮮明的夢境發生的階段。

(國立臺灣大學睡眠實驗室網站https://goo.gl/pB2ugj。常人第四階段之後,回到第三階段、第二階段,不會回到容易被吵醒的第一階段,直接進入快速動眼期睡眠,形成一個循環。前半夜以深度睡眠為主角,後半夜以REM作夢期為主角)

「腦波交響樂」

所謂「睡眠深淺度」可從腦波的變化觀測。大腦約有透過電流和化學訊號相互溝通的860 億個神經元,若將它比喻為一隻隻發出「唧唧叫聲」的蟋蟀,以不一樣的節奏同步成「腦波交響樂」。我們清醒時,Beta(β)波(16-31 Hz)是主要的節奏背景,猶如高音的唧唧聲;深睡時的節奏背景則猶如緩慢低音大提琴Delta(δ)波(0.1-3 Hz)。介於上述兩者之間的是清醒卻放鬆狀態的Alpha(α)波(8-15 Hz),以及淺眠的Theta(θ)波(4-7 Hz)。

睡眠第一至第二階段

若α波低於50%,以θ波為主是第一階段(可能持續五分鐘),表示腦活動已經轉向內在世界,感官接受器受到抑制,進入睡眠。接著一連串約每隔5秒出現一次、持續半秒的紡錘波(12-15cps)從腦的深處(視丘)往上傳到大腦皮質(主管語言和意識),防止我們被周遭噪音吵醒,睡眠則已進入第二階段。紡錘波能整合海馬回中的尖銳漣漪波(sharp-wave ripple) ,漣漪波會和記憶重新播放同時出現。

睡眠的慢波像是管弦樂團的指揮家,整合了睡眠紡錘波和尖銳漣漪波的步調,不只是記憶重新活化的神經基礎,也可改變神經元的連結以強化記憶。當我們多了解睡眠中的大腦神經生理交響樂結構,則可了解人類藉由搖籃曲的律動或搖晃動作來幫助嬰兒入睡的道理。

睡眠第三至第四階段

接著是類似昏迷狀態的深層睡眠,肌肉完全放鬆,心智活動處於最低程度,出現猶如緩慢低音大提琴Delta(δ)波(0.1-3 Hz),若出現的時間為20%~50%是第三階段,若超過50%則是第四階段。深層睡眠可以調整我們的生理機能,其重要性猶如食物。因為大部分的生長激素是細胞在深層睡眠時所製造,它維護骨頭和肌肉。此時段有維持健康的免疫系統、體溫及血壓、調節情緒的作用,也可減少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如同哈佛醫學院神經學教授湯瑪士•史甘莫說:「維持清醒很耗精力,你必須到外面贏過其他生物,才能生存下去。結果是你需要休息時間協助細胞的復原。」

禪定之四個階段:苦樂次第盡  漸離於分別

佛教的觀點,睡夢與禪定都是屬於「獨頭意識」,不同於與五種感官(眼、耳、鼻、舌、身)之認識同時生起、協助前五識明了辨別對象之「五俱意識」。

  若能調攝身心,產生如《中阿含經》卷10〈習相應品〉所說:「持戒→無悔→生〔歡〕悅→〔心〕喜→止(身安;輕安)→樂→〔心〕定(一心)」之相因次第。如此「輕安」與「一心」展轉互相增長,成為良性循環,因「尋伺知覺、苦樂感覺」的平等化、中性化深淺度不同分為四種禪定。

  若是有穩定的尋、伺覺察追求感官欲望的過失,離欲、惡不善法產生喜樂,則是初禪(離生喜樂定)階段。離欲之後,若尋伺也不需要,內等淨故,心定一趣故,從定產生喜樂,則是第二禪(定生喜樂定)階段。離開躍動性的喜,住捨,念、正知,及樂身正受,則是第三禪(離喜妙樂定)階段。若能遠離樂,不苦不樂,則是第四禪(捨、念清淨定)階段。

   對於禪定之腦波狀態,朱迺欣醫師《打坐與腦–打坐的腦中腳印》第五章第4節「打坐的腦波研究」提到:當我們的注意內轉時,α波(清醒卻放鬆狀態))出現同步化;額葉中線θ波出現是放鬆的專注狀態。在資深禪師,θ波側化到左前額葉,似與正面情緒增加有關。Gamma(γ)波(32-100Hz)-震盪(oscillation)和同步化可能與認知程序有關、表示專注注意(focused attention)的狀態等。

法鼓山大學院教育「心」地圖

(本文發表於《人生》雜誌365期,2014.01。2015年修訂)

(一)法鼓山大學院教育「心」地圖之校園路名

財團法人法鼓佛教學院於2012年5月7日經董事會會議通過,進行與籌設中的法鼓人文社會學院合併工作。首先申請法人合併為「法鼓學校財團法人」,其捐助章程於2012年11月27日經教育部同意,依規定於2013年3月29日陸續完成董事、董事長及監察人之聘任。

至於攸關法鼓人文社會學院申請立案的第一期校園工程,預計於2013年底至2014年初陸續完工,包括禪悅書苑、健康館及綜合大樓等。其中,禪悅書苑已經於2013年12月6日取得使用執照,這可說是工程進度之重要里程碑,因為這讓我們具備申請學院立案之校舍空間的基本條件。禪悅書苑由7棟建築結合之院落式空間,主要功能涵蓋住宿與圖書閱覽、生活、交流、學習等,預訂於2014年初完成驗收交屋。

我由於居地利之便,定期參與工程進度報告會議,以及訪視新校區進展,因此內心逐漸醞釀出未來之法鼓山大學院教育「心」地圖校園路名建議(如圖85),只是一種內心中的構想,未來在實務上,或許會隨因緣而變化也不一定。總之,只是一種建議或內心的校園,於2014年1月,不揣鄙陋撰文發表於《人生》,然後在2015年5月再作修訂,敬請大家指教,以便未來校園規劃參考。

(二)以法印心、法法相益
依據法鼓山大學院教育的校園規劃,有座108公尺的「大願橋」,感恩護法信眾與社會大眾響應創辦人聖嚴法師之「大願興學」活動。此橋可從東區的兼具教學、研究、生活與行政功能的綜合大樓,跨越六個沉沙池(暫名「六度池」),連接中區,經由南北向的「法藏大道」步行道,通往兼具大會堂與圖書館功能的「大慧館」,顯示通往智慧法藏之意涵;以及經由東西向的「法喜大道」步行道,連接西區的禪悅書苑、揚生館之步行橋,希望大家每天往返校園時,都能「法喜充滿、禪悅為食」。
主要的交通幹道是以環狀心形道路圍繞連結校園各區,因此,我們可以依四面的方位,將此「心」形道路之四段分別稱為「法心東路」、「法心南路」、「法心西路」、「法心北路」,祈願校園師生「以法印心」學習智慧、「以法連心」培育慈悲,成就「悲智和敬」的校訓,也可以與法鼓山的核心價值「心靈環保」、「心六倫」、「心五四」等理念相呼應。
進入學校正門的大路,稱為「法大路」;參考法鼓山園區之法鼓一橋、法鼓二橋名稱,可將進入學校正門的橋樑稱為「法大一橋」,連接位於「法心東路」之綜合大樓的第二座橋,稱為「法大二橋」,橫跨法印溪,連接佛教學系與新校區的三座人行便橋稱為「法印一橋」、「法印二橋」、「法印小橋」。一方面,延續法鼓山園區命名規則,同時也感恩「法」鼓山「大」眾同心協力成就「法」鼓山「大」學院教育之功。誠如我上述「聚沙興學、微塵淨土」(《人生》,2013年10月)所讚歎參與「聚沙成塔」之5475「大願興學」諸位菩薩們的功德。
其次,可將位於校園後方、通往東校門的兩段路,稱為「法行路」、「法緣路」,感恩法鼓山的法行會與法緣會長期護持,也呼應聖嚴法師對大家期許:以「法行」自我提昇,學習作一個時時以「佛法」修正「行為」的人,以「法行」作為責任,學習作一個時時處處弘揚佛法的行者。也能開發自我的慈悲並增長智慧,共同學習佛陀的精神,由「眾生緣慈」再而「法緣慈」更上而「無緣慈」。
其次,可將通過校園後方隧道,可以觀海景的道路,稱為「法海路」。它讓我們學習漢傳佛教華嚴宗的海印三昧,以大海風平浪靜時,天際萬象巨細無不印現海面之景象,來譬喻《華嚴經》中佛陀之內心世界-識浪不生、湛然澄清、明靜如鏡、森羅萬象三世諸法同時炳現的境界,以開展深廣的菩薩道。
接著,可將通過未來的「和敬書苑」,連接校園上方頂端,可以觀山景的道路,稱為「法頂路」。它讓我們學習漢傳佛教天台宗智者大師(538-597)於天台山最高峰-華頂,修頭陀行,雖經歷各種強逆怖畏境、軟順可愛境,但可「強來以寂,軟來以照」的功夫克服萬難。誠如宋朝慈雲大師(964-1032)所讚歎的境界:「孤禪片石心彌淨,寒擁深雲夜未央....強軟消摩寂照功,神僧出現親稱讚」,如如不動的「默照」禪修精神,克服我們內心、生命、社會、環境的各種逆順、怖愛境,展現猶如「華頂秀色、石樑飛瀑、銅壺滴漏、赤城棲霞、瓊台夜月、桃源春曉」之天臺八勝景之高妙的菩薩道。
上述未來之法鼓山大學院教育「心」地圖校園路名建議:從「法大路」經「法大一橋」、「法大二橋」,可通「法心東路」、「法心南路」、「法心西路」、「法心北路」,在「心」形道路內,有「法藏大道」與「法喜大道」步行道交叉連接;從「法行路」接東校門、從「法緣路」接後山平台,學習菩薩行緣。從「法海路」、「法頂路」可觀海景與山景,開展深廣、高妙的菩薩道。
這或許也可與《中阿含經》卷10習相應品16部經對於持戒→無悔→歡悅→心喜→身安(輕安)→樂→心定→如實知見→厭→離欲→解脫→知解脫的修行次第說明之後,以:「阿難﹗是為法法相益,法法相因。如是此戒趣至第一,謂度此岸,得至彼岸」的結語相應,祈願法鼓山大學院教育「以法印心」、「法法相益」。
(三)轉法輪、四聖諦、八正道
「以法印心」源自佛法,佛陀的說法名為「轉法輪」 (dhamma-cakka-pavattana),因為佛法能摧破眾生之煩惱與惡業,猶如轉輪聖王之輪寶,能輾摧山岳巖石等各種障礙,安定世間。《佛說三轉法輪經》是以苦、集、滅、道「四聖諦」(聖者所見之諦理)作為「轉法論」的教法,即佛陀在波羅奈(vārāṇasī)對五位修行者說:遠離苦、樂兩邊的中道,及苦、集、滅、道的教法,五比丘依此證悟離苦得樂的境界,佛教僧團因而成立。
此外,說一切有部的論書《阿毘達磨發智論》卷18定義是:「云何法輪?答:八支聖道。」《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67提到:「尊者妙音(Ghoṣa)作如是說:如世間輪有輻、轂、輞,八支聖道似彼名輪,謂正見、正思惟、正勤、正念,似世輪輻。正語、正業、正命似轂。正定似輞,故名法輪。」
其中,「輻」是車輪中湊集於中心轂上的直木,譬喻八支聖道(又名八正道)之「正見、正思惟、正勤、正念」等四支;「轂」是車輪的中心部位,譬喻八支聖道之「正語、正業、正命」等三支;「輞」是車輪的外框,譬喻八支聖道之「正定」一支。
因此,我們期待未來法鼓山大學院教育結合「佛教學系」以及「生命教育」、「社區再造」、「社會企業與創新」、及「環境與發展」等碩士學位學程,如同佛陀轉四聖諦、八正道法輪的教育功能,以「心靈環保」的理念,建構「心」校園,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
 

法鼓文理學院博雅教育的三特色

釋惠敏 法鼓文理學院 校長 台北藝術大學名譽教授

(本文發表於《人生》雜誌374期,2014.10)

 2014年7月28日,教育部舉行「法鼓人文社會學院」與「法鼓佛教學院」合併審議會議決:通過兩校合併,校名為「法鼓文理學院」,並於8月4日正式發文同意。因此,敝人於上期《人生》(2014.9)的拙文(「法鼓文理學院」啟航)中提到:為何以「法鼓文理學院」為校名?是為跳脫一般「○○人文社會學院」必須發展為5000人以上規模才能維持與發展的困境,也為完成創辦人聖嚴法師的創校期許:「是一處善良動能的發源地,可為我們的社會培育出更多淨化人心的發酵種籽」,可以具備「博雅教育」「小而美」特色,將參考北美高等教育之「文理學院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或稱「博雅教育」)的辦學方針,故以「法鼓文理學院」(Dharma Drum Institute of Liberal Arts,簡稱DILA)作為中英文校名,發展規劃方向:學生約數百人,可以實施「全住宿、小班制」,校園猶如「大家庭」氛圍,建構自主且融和的學習環境,培養跨領域學科素養、關懷生命、奉獻社會的各級領導人才。

 最近,敝人覺得法鼓文理學院在發展「博雅教育」方面,可以有如下三方面的特色,敬請大家指教。

一、「心靈環保」博雅教育之波形圓周式擴展:生命、社區、社會、環境

  在英文校名,特別採用Institute of Liberal Art不是用Liberal Arts College,主要是有別於一般以「大學部學士班」為主的Liberal Arts College,而是以「研究所碩士班、博士班」為主的Institute of Liberal Art,依此實踐學院宗旨:以「心靈環保」為核心價值,立基原「法鼓佛教學院」之佛教學系博碩學士班與原「法鼓人文社會學院」(人文社會學群)之生命教育社區再造社會企業與創新環境與發展」等碩士學位學程,其教學單位的結構相關如圖1所示:

【圖1】法鼓文理學院的沿革

如此可以建構佛法與世學兼備的多元的教學環境,以培養「悲智和敬」能力與態度。猶如「慈悲喜捨」四無量(沒有界限、博雅)的擴展面向,成為「生命、社區、社會、環境」之波形圓周式擴展,如下圖2所示:

【圖2】「心靈環保」博雅教育之波形圓周式擴展圖

二、「博學多聞」有悲智,「雅健生活」樂和敬:終身學習、身心健康

法鼓文理學院的校訓是「悲智和敬」,或許我們也可以說「博雅教育」的宗旨是要教導人「博學多聞有悲智,雅健生活樂和敬」。這或許可以配合敝人近年來,所提倡的「身心健康五戒:微笑、刷牙、運動、吃對、睡好」(請參《人生》2010年10月; 2011年9月),這可說是成就「雅健生活樂和敬」基礎,以及「終身學習五戒:閱讀、記錄、研究、發表、實行」(請參《人生》2013年7月),這可說是成就「博學多聞有悲智」的基礎。

在佛教所謂「戒」的梵語是śila(音譯︰尸羅),是行為、習慣、性格……等意義,一般常稱好習慣為「戒」,而教育的基礎是培育各種的良好習慣,常言說得好:「觀念改變行為,行為養成習慣,習慣塑造性格,性格決定命運。」藉由這兩大類的習慣養成,建立「法鼓文理學院」的博雅教育基礎。如此可以與佛學專業、生命教育(人文社會學群的核心學程)與博雅生活形態形成如下圖3的關係:

【圖3】佛學專業、生命教育與博雅生活形態的關係圖

三、跨界與轉型:從「T」型到「工」型博雅人才培養

此外,於《人生》(2014.9)的拙文(法大「心」世界:跨界、轉型、擴展)中提到:兩校校園可以「跨界」(crossover)法印溪,共享教育資源,學校的學科與領域也會產生各種「轉型」(transformation)的可能性,這也是法鼓佛教學院七週年校慶的主題意義。對於「跨界」與「轉型」的新意義,法鼓文理學院可以落實於教育目標:從「T」型跨界人才培養,轉型為「工」型人才培養。

所謂T」型人才,是轉換目前高等教育對於專業能力「縱向深度」之「I」型人才的培養的偏重,鼓勵學生擴展跨領域(「跨界」)智能「橫向廣度」之「T」型人才的培養(如圖4)。

【圖4】T」型人才培養

哈佛商學院教授桃莉絲‧巴登(Dorothy Barton)於其著作《知識之泉》《Wellsprings of Knowledge》(1995年)中提到,如微軟、惠普等科技巨人,現在需要的不只是單純的工程師,而是擁有第二、第三專長的「T」型能力(T-Shaped skill)。國際知名的設計公司IDEO執行長提姆‧布朗(Tim Brown)也指出:所謂的好設計師是「T」型人才(T-Shaped people),除了具有專精技術,有同理心能理解別人的想法,善於溝通協調且是個好的說故事者。

但是,醫學專家們指出影響人類健康的因素有:遺傳因素、環境因素、醫療體制和生活型態等四種,其中「生活型態(Life styles)取決於個人日常生活習慣,對健康影響最大。同時他們也發現成人的疾病(Adult onset disease)開始於40歲,且都是「生活型態」所導致之疾病(lifestyle related disease)。特別是因應高齡化的社會,如何建立「終身學習、健康老化」之「博」學多聞、「雅」健生活的習慣?這是法鼓文理學院之「博雅教育」的目標。因為良好人才若沒有養成身心健康的生活習慣,則很有可能是「英才早逝」,或者老人生活品質低落,社會醫療成本增加,因為「T」型人才培養的底盤不穩固,容易倒塌。

因此,在法鼓文理學院,我們提出:為因應時代的需要,應該注重從「T」型人才培養,「轉型」為博雅教育「工」型人才培養。以佛學專業為例,以養成終身學習、身心健康的生活習慣為基礎(博雅教育的目標),加上「縱向深度」之佛學專業的培養,鼓勵學生擴展跨領域智能「橫向廣度」,例如:「人文社會學群」之「生命教育社區再造社會企業與創新環境與發展」等碩士學位學程,關懷生命,奉獻社會,成為如下所示之博雅教育“工”型人才培養(以「佛學專業」為例,如圖5)

【圖5】博雅教育「工」型人才培養(以「佛學專業」為例)

  因此,以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為例,其學士班教育目標是:「培育佛教研修之基礎人才,實踐關懷生命、奉獻社區的志業。」碩士班教育目標:「培育佛教研修之中堅人才,實踐關懷生命、奉獻社會的志業。」博士班教育目標:「培育佛教研修之領導人才,實踐關懷生命、奉獻國際社會的志業。」換言之,法鼓文理學院或許可以說是培養「關懷奉獻」、「博學雅健」人才的園地。

「法鼓文理學院」啟航

釋惠敏

法鼓文理學院 校長

(本文發表於《人生》雜誌373期,2014.9)

   2014年7月28日,教育部舉行「法鼓人文社會學院」與「法鼓佛教學院」合併審議會,經過法鼓學校法人代表簡報及審議委員提問答詢,由審議會議決:通過兩校合併,校名為「法鼓文理學院」。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多年的「大願興學」終於成就;之後,方丈和尚果東法師代表法鼓山向長期協助的教育部致謝,圓滿各方情義。

今後,原來「法鼓佛教學院」繼續以「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博士、碩士、學士班」(或簡稱為:法鼓佛教學系博碩學士班)的名義招生。原來「法鼓人文社會學院」則以「法鼓文理學院人文社會學群」(或簡稱為:法鼓文社學群)的名義招生,將於2015年春季開始招收「生命教育」、「社區再造」、「社會企業與創新」、「環境與發展」等四個碩士學位學程學生,2015年秋季入學。

  於「法鼓文理學院」(Dharma Drum Institute of Liberal Arts,縮寫DILA)正式啟航之時,藉此解釋有關中英文校名的緣由與學校發展願景,祈請大家指教。

(一)   為何不能以「法鼓大學」或「法鼓學院」為校名?礙於法規或慣例

   70年代的台灣經過石油危機的考驗,產業界對於高級技術人才需求迫切,長達13年之久的停止私人興學申請的教育政策,自1985年起再度開放,但只限工學院、醫學院或技術學院。於是,佛教界設立了「華梵工學院」(1990年招生;1997年改名為「華梵大學」)、「慈濟醫學院」(1994年招生;2000年改名為「慈濟大學」)。

之後,政府再開放設立私立「人文社會學院」,於是有「南華管理學院」(1996年招生;1999年改名為「南華大學」)、「玄奘人文社會學院」(1997年招生;2004年改名為「玄奘大學」)之開辦,與1998年之「法鼓人文社會學院」核准籌設,以及「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0年招生;2006年改名為「佛光大學」)之成立,這是當代佛教界辦學的軌跡。

  聖嚴法師為籌辦「法鼓人文社會學院」從1993年9月敦聘李志夫教授擔任籌備處主任,1997年10月由曾濟群教授接任,2007年8月由劉安之教授接任,2012年2月方丈和尚果東法師再敦聘曾濟群教授接任。劉安之教授擔任籌備處主任期間,曾經嘗試向教育部提出「法鼓人文社會學院」籌備處直接成立「法鼓大學」的申請,曾濟群主任期間也嘗試提出「法鼓人文社會學院」籌備處與「法鼓佛教學院」合併直接成立「法鼓大學」的申請,但是最後都無法突破如下的法規或慣例:私立「大學」的成立程序,須經過「學院」階段,具備辦學成效良好,並有具體績效證明以及校務行政運作制度正常等條件,才能提出成立「大學」的申請。因此,我們不能直接以「法鼓大學」作校名。

    於上述2014年7月28日,教育部之「法鼓人文社會學院」與「法鼓佛教學院」合併審議會時,我們也曾提出以「法鼓學院」為校名的意見,因為比「法鼓人文社會學院」簡潔之故。但是教育部表示礙於私立學校法第五條:「私立學校之名稱,應明確表示學校之類別、等級及所屬學校法人」的法規,學校之名稱必須標示「類別」的慣例。因此我們才提出以「法鼓文理學院」為校名的意見,讓教育部審議會可以通過併校提案。

(二)為何以「法鼓文理學院」為校名?重視「博雅教育」小而美的學院

如上所述,1993年9月,「法鼓人文社會學院」籌備處成立,是由於當時政府之私立「人文社會學院」的法規開放,讓法鼓山的大學院教育可以開展。但是,鑑於當前台灣高等教育的困境面臨(一)少子化的社會趨勢,造成學生來源逐年減少;(二)大學數量(目前已有171所大專院校)已經飽和,台灣62所公立大專院校與109所私立大專院校辦學資源競爭日益激烈。為因應此「生源減少」、「資源競爭」的情勢,法鼓山體系決定將「法鼓人文社會學院」及「法鼓佛教學院」兩校整合,以達到「集中資源」並且「發展特色」的效益。

為使兩校合併後,為跳脫一般「○○人文社會學院」必須發展為5000人以上規模才能維持與發展的困境,也為完成創辦人聖嚴法師的創校期許:「是一處善良動能的發源地,可為我們的社會培育出更多淨化人心的發酵種籽」且具備「小而美」特色,將參考北美高等教育之「文理學院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或稱「博雅教育」)的辦學方針,故以「法鼓文理學院」(Dharma Drum Institute of Liberal Arts,簡稱DILA)作為中英文校名,發展規劃方向:學生約數百人,可以實施「全住宿、小班制」,校園猶如「大家庭」氛圍,建構自主且融和的學習環境,培養跨領域學科素養、關懷生命、奉獻社會的各級領導人才。

在英文校名,特別採用Institute of Liberal Arts不是用Liberal Arts College,主要是有別於一般以「大學部學士班」為主的Liberal Arts College,而是以「研究所碩士班、博士班」為主的Institute of Liberal Arts,依此實踐學院宗旨:以「心靈環保」為核心價值,立基原「法鼓佛教學院」之佛教學系博碩學士班,與原「法鼓人文社會學院」之「生命教育社區再造社會企業與創新環境與發展」等碩士學位學程,建構佛法與世學兼備的多元的教學環境,以培養「悲智和敬」能力與態度以及因應全球化地球村公民之素養與能力的各級領導人才,好比在美國,許多文理學院的學術聲譽與傑出校友並不亞於哈佛、耶魯等常春藤盟校,例如:蔣宋美齡、希拉蕊柯林頓、新加坡前總理吳作棟、王力宏等。

法鼓文理學院(Dharma Drum Institute of Liberal Arts,簡稱DILA):法喜(delight)充滿的學園

  此外,我們也考慮到「法鼓人文社會學院」( Dharma Drum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簡稱DDCHSS或DCHSS)中英文名稱有些冗長,不如「法鼓文理學院」(Dharma Drum Institute of Liberal Arts,簡稱DILA)的簡潔有特色,而且目前台灣還沒有以Institute of Liberal Arts(博雅教育研究與實踐型學院)為名稱與發展方向的大學,值得我們一起來努力。最後,博君一「喜」,我們的校名英文簡稱為DILA,與英文delight(歡喜)的發音類似,所以我們也期待它是一所讓大家法喜充滿的學園。

研究三慧:研究基本功三部曲

  • 釋惠敏 法鼓文理學院 校長 台北藝術大學名譽教授
  • 研究論文題目可以用「是否有價值」、「是否有可行性」兩個標準來檢驗。
    • 一、「是否有價值」需要放在特定領域的脈絡中考察,因此需要作系統性的研究文獻與論著回顧,以評析此領域「已知」與「待研究」的題目,評估自己所選題目的價值。若是「待研究」的需求高,則研究價值也高。
    • 二、「是否有可行性」需要拿出具體的例子來說明,則需要作如下三階段的功夫:
  • (一)發現問題:評析已知(聞慧)
    • 反覆閱讀、分析相關「基本文獻」(包含身心、世界),並且作好「筆記」,累積實例。
    • 反覆閱讀、分析相關「研究論著」,並且作好「筆記」,累積實例。
  • (二)解決問題:探究未知(思慧)
    • 形成論題,撰寫論文計畫,完成論文,並與相關專家切磋,以便改善與分享發表。
  • (三)隨時將上述研究歷程(或分段成果)與成果不斷反覆印證與力行或推廣,以便自利利人(修慧)。
  • 因此,「基本文獻」與「研究論著」的確定是基本的研究啟動基礎。
  • 將學習或研究的「標的」(所緣),
    • (1)用「科判」的知識結構/網絡方法,作理性的分析。"Analysis" cognition.
    • (2)用「讀誦」的身心體驗方式,作感性的內化。Embodied cognition.
    • 讓自己的「身心與大腦」浸潤於文意或情境,逐漸讓「一切佛」或「一切施」配合經題,比較何者可能性高?這也是一項有意義的參究功夫。

法鼓文理學院「心靈環保講座」草案

釋惠敏 法鼓文理學院 校長 台北藝術大學名譽教授

(本文發表於《人生》雜誌382期,2015.6)

「校必修」之「心靈環保講座」

  2014年,「法鼓人文社會學院」與「法鼓佛教學院」合併成為「法鼓文理學院」。原來「法鼓佛教學院」繼續以「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博士、碩士、學士班」的名義招生。原來「法鼓人文社會學院」則以「法鼓文理學院人文社會學群」的名義招生,於2015年春季,完成招收首屆「生命教育」、「社區再造」、「社會企業與創新」、「環境與發展」等四個碩士學位學程學生,準備秋季入學。

 為落實本校設校宗旨「以心靈環保為核心價值,培育兼具慈悲與智慧的領導者與卓越人才,服務社會、促進文化與國家發展、探索與反思人類未來願景」,特成立「心靈環保講座」(以下簡稱本講座)。此本講座設立目的如下:

(一)促進學生學習佛學、人文社會科學中與心靈環保相關的核心理念、研究方法與最佳實務。

(二)提供佛學、人文社會科學之跨領域交流學習平台。

(三)協助新生規劃在校期間與心靈環保有關的學習與研究計畫。

(四)建構博學多聞(終身學習)、雅健生活(身心健康)的校園文化。

 因此,本講座為全校新生「校必修」2學分,於每學年第一學期開設,由本校「心靈環保研究中心」主辦,本校佛教學系、人文社會學群配合提供師資與專業意見。講座之課程師資由(一)講座主持人、(二)協同主持人、(三)講者(由講座主持人自行授課或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搭配授課)等類別組成,並且依照學生人數的數量,配置若干名教學助理(由博、碩士班學生擔任),協助討論、課程攝影、記錄、教材整理上網、線上學習回應、文稿編輯出版等工作;其影音紀錄及文稿資料得經主持人及講者同意由本校集結出版。

   由於考量到需要有以學生為主的討論時間,增進教學助理領導小組的經驗以及新生交流的機會。但是,此講座的時間只有2小時,若每次安排學生討論時間,會減少講者演講時間。因此,考量以「兩週演講、一週討論」作為一階段的模式來進行。也就是:每聽完「兩週(次)演講」,第三(週)次是以學生為主的「綜合討論」課,由講座主持人、協同主持人與教學助理來主持。討論課的第一小時討論第一週主題,第二小時則討論第二週主題,以便學生有充分時間可以進行分組討論與大組分享,發揮互相交流學習的效益。

心靈環保的意義:心淨>眾生淨>社區淨土>國土淨

法鼓文理學院之設校宗旨的核心價值「心靈環保」的佛教經典根據,大家都知道是出自於《維摩經》之「心淨國土淨」的思想。聖嚴法師曾於《法鼓山的方向II》中說:「『心靈環保』是教我們心淨國土淨,以菩薩的福田來看一切眾生,一切眾生都是恩人,以知恩、感恩、報恩的心來生活,人間就是淨土。」此外,1997年,我曾在於第三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人間淨土與現代社會」,發表過〈「心淨則佛土淨」之考察〉,對當時的研究結論︰「自他行淨=眾生淨>國土淨」的淨土行,應如何落實在現代社會?在2004年,我開始認為「社區淨土」是很重要的目標,因此於同年10月在《人生》發表「淨佛國土與社區淨土──淨土行:自他行淨=眾生淨>國土淨 —」的拙文。

文中提到:我個人認為「社區淨土」是很重要的目標。所謂「社區」(community)是指住在同一空間地理範圍內的一群人,可藉由各種communication(溝通,可見community的成立的關鍵在於communication),產生共識、有共同行動能力。這種運用社區組織的社會工作方法,推行社會服務,藉以滿足社區居民的需要,解決問題,並預防問題之發生的社區服務意識正是台灣居民所欠缺的。

真善美的金山社區

 法鼓文理學院附近的「朱銘美術館」與「台大附設醫院金山分院」都是積極推動社區服務的典範。前者建設種種設施,定期舉辦各種類型的營隊與青少年活動,長期致力於社區藝術教育推廣與生活美學種子的培育,發揮「藝術即修行」的效益。後者由黃勝堅前院長帶領,讓全院同仁積極且謙卑的用心投入社區安寧療護與老人居家照顧,發揮「視病如親」的精神;現任黃瑞仁院長繼續發揚光大,並且為留住人才同時讓員工自我學習成長,定期舉辦「金山講堂」,規劃醫療、法律常識、經營管理及人文宗教藝術等 4大類課程,同時邀請地方人士參與,促進與地方的融洽互動。

 因此,這兩個單位也成為法鼓文理學院2014年9月10-11日「師生共識營」參訪與交流的地點,以及未來學習與合作的重要夥伴。於該參訪與交流活動時,敝人在開場致辭時提到:「台大附設醫院金山分院、法鼓山佛教園區、朱銘美術館」等三個機構,按照排列順序,或許可以作為金山社區之「真、善、美」的資源之一,因為對應著:醫學的「真」、宗教的「善」、藝術的「美」之故。之後,我有聽到台大附設醫院金山分院與朱銘美術館的主管與同仁們,異口同聲的說此三機構與金山社區之「真、善、美」資源的論述,可說是英雄所見略同,值得我們一起努力來開發。

心靈環保講座主題:心識、生命、社會、環境

  如上所述,心靈環保的佛教意義是「心淨、行淨、眾生淨、國土淨」,我們也可以參考拙文「法鼓文理學院博雅教育的三特色」(《人生》雜誌2014.10)所說:參考佛教「慈悲喜捨」四無量(沒有界限、博雅)的擴展面向,成為「生命、社區、社會、環境」或「心識、生命、社會、環境」之波形圓周式擴展。因此,「心靈環保講座」也將依此模式來發展各種主題。

  例如:有關佛教的心識論與生命觀,日本佛學泰斗水野弘元教授認為:「相當於一般所謂的「心理論」,佛教自古的表現方法,稱為「心識論」。西方佛教學者為與一般的「心理論」區別,則稱為「倫理性心理論」(ethical psychology)或「心理性倫理學」(psychological ethics),例如:戴維斯夫人(Mrs. Rhys Davids)所出版的《佛教心理性倫理學手冊》(A Buddhist Manual of Psychological Ethics, London 1900)。但是,佛教心理說不單只是倫理性,也具有宗教性、哲學性的意義,可說是廣義的人類學,乃至人格心理說。」

因此,水野弘元教授主張:「佛教的理想是在於人格的完成。所謂理想人格的佛陀,是指在個人及社會上的完成者,而使個人及社會發展至理想狀態,此乃佛教之目的,因此,倫理性、人格性、宗教性的心理說,即是佛教心理論的心識說。佛教所說的是:沒有理想的無自覺者,是在怎樣的狀態?為何會苦惱,輪迴三界而不向上發展?如何才能脫離此無自覺的狀態,向理想世界發展?對於如此的人生動轉,做合理的理論性解釋;又根據此正確的知識,如何才能從無自覺狀態,向著自覺的理想世界前進?佛教認為,不論是墮落流轉的狀態,或者是向上發展的狀態,如此的人生動轉,皆是以我們的心之動轉為中心而運行,所以,佛教教理學說,廣義來說,都與「心的狀態」有關。不論是談苦惱,或者談脫離苦惱的淨福狀態,皆與心的作用有關。」

  此外,水野教授認為佛教的生命觀:「不只是對人類的生命,對於人類以外的動物之生命亦深加考慮。例如:在釋迦國的春季農耕祭。釋尊十四、五歲時,和父親淨飯王及大臣們一同出席農耕祭,他們從搭建在樹下的看臺,觀看五百頭牛在廣大的田地上耕田的情景。田裡的土一被犁掘起,麻雀等小鳥便飛了過來,啄食爬出土中的蚯蚓、小蟲等。然而飛到田地四周的許多小鳥,又遭到從高空俯衝而下的鳶、鷹等猛禽類的突襲。如此弱肉強食的景像,一般人似乎看得覺得很有趣,但是釋尊雖然年少,卻感到十分難過:就像世間有國與國之間的戰爭、殺戮一樣,在自然界也是互相殘殺;他思索著:是否有和平無爭的生存方法?於是他陷入沈思中,而進入了初禪的精神統一狀態。……。總之,釋尊從年少開始似乎就對生老病死等很敏感,尤其是對於作為生老病死根源的自他生命有著深刻的關心。後來他為了要徹底解決生死問題,甚至捐棄皇太子之位,捨棄父母、妻子而出家,經過六年多的修行之後,解決了人生問題,成為佛陀而說法,開創了新宗教─佛教。」

  以上這些論述值得我們在「心靈環保講座」中,作為「心識、生命、社會、環境」波形圓周式擴展的參考典範。

心靈環保的基礎:博學多聞(終身學習)、雅健生活(身心健康)的校園文化

「心靈環保講座」設立目的之(四)建構博學多聞(終身學習)、雅健生活(身心健康)的校園文化。如同敝人於《人生》(2014.9)的拙文(「法鼓文理學院」啟航)中提到:為何以「法鼓文理學院」為校名?是為跳脫一般「○○人文社會學院」必須發展為5000人以上規模才能維持與發展的困境,也為完成創辦人聖嚴法師的創校期許:「是一處善良動能的發源地,可為我們的社會培育出更多淨化人心的發酵種籽」,可以具備「博雅教育」「小而美」特色,將參考北美高等教育之「文理學院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或稱「博雅教育」)的辦學方針,故以「法鼓文理學院」(Dharma Drum Institute of Liberal Arts,簡稱DILA)作為中英文校名,發展規劃方向:學生約數百人,可以實施「全住宿、小班制」,校園猶如「大家庭」氛圍,建構自主且融和的學習環境,培養跨領域學科素養、關懷生命、奉獻社會的各級領導人才。

雖然推動心靈環保有許多的面向,若能從每個人的生活教育開始,加強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長期深耕撒播正見、正信的種子,生根發芽,形成穩固的「心靈環保」基礎。例如,有關每個人的生活教育,或許可以敝人近年來所提倡的「身心健康五戒:微笑、刷牙、運動、吃對、睡好」(請參《人生》2010年10月; 2011年9月)以及「終身學習五戒:閱讀、記錄、參究、發表、實行」(請參《人生》2013年7月)作為參考指標。

  藉由這兩大類的習慣養成,形成穩固的「心靈環保」教育,我們比較不容易因為身心健康的問題,以及知識無法與時俱進,因而,當發生天災人禍等災難或個人與家庭變故而成為自他身心的無助、無知等脆弱因素,無法分辨「倫理、生理、心理、物理」等不同層次的「善惡、苦樂、憂喜、利害」因果法則,讓各種負面因素或「怪力亂神」有機可乘。

  外在的社會環境的污染與混亂,根源於內在心靈的染污與混亂,我們應從「心」作起,發揮波形圓周式擴展模式,從個人的生命的淨化,擴展到社區、社會、環境的淨化,這也是參與法鼓文理學院「心靈環保講座」全體師生一起學習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