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13th – 18th, 2008 Hanoi , Vietnam
May 13th – 18th, 2008 Hanoi , Vietnam
發行日期:2005-01-21;類型:劇情
導 演:【大腕】馮小剛
演 員:【無間道】劉德華、【20.30.40】 劉若英、 李冰冰、 王寶強、【大腕】葛優
以偷竊及詐騙為生的扒手情侶王薄(劉德華)和王麗(劉若英),因王麗厭倦此種生活意欲隱退,兩人因 此反目。在火車上兩人巧遇贛直農民傻根(王寶強),帶著六萬元儲蓄回鄉。其淳樸性格打動王麗,決意沿途保護他,力阻王薄覬覦傻根儲蓄。豈料火車上剛好另一 偷竊集團,為首的彪叔(葛優)決意率眾染指這筆钜款,王麗為了不讓傻根得悉真相,唯有見招拆招;王薄不甘認輸,亦為了王麗而毅然接受挑戰。在貪念與純真之 間,雙方在狹窄的車廂中展開一幕幕的暗戰。然而車中竟然臥虎藏龍,火車到站一刻仍未能分出高下……
釋惠敏
各位親愛的老師、同仁與同學們︰
時光無常,諸法無我,本校自開學以來,很快地已經進入第二學期了。感謝大家同心協力努力準備第二屆碩士班與第一屆學士班的招生作業。特別是,第一屆碩士班同學生們,素質優秀,合作無間,不僅積極辦理第二屆碩士班考生說明會,並且也跨界大力支持第一屆學士班考生說明會,可作為未來學弟妹們的榜樣。
2007年11月下旬,四隻丹頂鶴來到台北縣金山鄉的溼地度冬,二隻成鳥,二隻亞成鳥,鳥友們推斷應該是一個家族。過去,在台灣觀察到丹頂鶴的紀錄有兩次,1932年在宜蘭羅東幼鳥一隻,但被獵捕,剝製成標本。2003年在台北縣貢寮一隻,但被槍擊受傷,現已康復,居留動物園中。此回是第三次,據整天守望的生態攝影工作者施議貳先生說︰「此丹頂鶴家族受到台北縣金山鄉民愛護,不僅讓出稻田,不收割,以免打擾;有位郭姓的鄉民擔心牠們吃到有農藥的穀物,每天定時灑飼料供食,該飼料則由某飼料行免費提供」。台北縣政府得知剛動工的金山鄉二之三號道路工程將橫切丹頂鶴棲息濕地後表示︰只要丹頂鶴或其他候鳥在,就不動工,生態與建設並重,要農業局與環保局檢討是否有調整路線的必要,目前縣政府已經表示將此工程停工,以保護濕地的完整性。由此,或許可讓我們對於人性的善良面與國民素質的提升產生一些信心。
對東亞地區的居民而言,丹頂鶴象徵長壽,忠貞、吉祥、高潔。在印度文化中,是屬於奇妙之鳥,出現在美妙之地。在佛典中常以鶴鳴來形容「和雅之音」比喻佛陀說法音聲之美妙;或者將白鶴好淨習性比喻修行人不起貪欲,遠離苦惱。此外,在佛經中,白鶴專注捕食的習性也被作為修行禪思的比喻。
此次丹頂鶴來金山之國際生態盛事,我與法鼓佛教研修學院的同仁,利用2008年元旦假日,前往觀賞。現場有許多鳥友們架設專業設備觀察與攝影,並且常將鏡頭、畫面與知識與一般遊客分享,氣氛融洽且歡樂,共同觀賞如此美妙之鳥來臨金山勝地。當下,讓我興起招「天下英才集法鼓山而教之」的期待。以丹頂鶴來金山的殊勝因緣,我本來想用「連丹頂鶴都來了,絕頂聰明的您還不來﹗」的詞句作為本年度的招生廣告詞,但是似乎有些俗氣。所以,改用「迎丹頂仙鶴來金山‧招天下英才集法鼓」,希望有志、有緣之學子雲來集。
2008 年 2 月 15 日是中華佛學研究所與法鼓佛教研修學院所支援的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成立十週年的紀念日。依照慣例,舉辦年度成果發表會,發行「CBETA電子佛典集成 Version 2008」CD,內容含大正藏1-55冊、85冊及卍續藏1-88冊、新式標點經文230 經(1411卷)、佛教藏經目錄查詢、同義詞查詢、Exclude運算檢索等。並且與法鼓佛教研修學院配合,於2 月16-17日舉行「數位佛學研究」國際會議,以及19-20日舉辦「數位佛學研究」工作坊。借此因緣,感謝十年來所有參與電子佛典的建構者與護持大眾,同時邀請國際相關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分享成果並且展望未來。
此次國際會議主題包括︰「走在數位人文科學的尖端」的主題演說,數位辭典編纂,漢語、梵語、巴利語、藏語佛典電子資料庫,學者回應及未來展望等論文場次。我們希望借由這些議題的討論,發展出「整合型佛教數位典藏」(Integrated Buddhist Archives,IBA)的可能性,因為各別語系或不同性質的資料庫已經進行到相當成熟的階段,讓它們能相互整合與互相參照,似乎是未來我們可以共同努力的目標。
此外,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從2003年度開始著手建立e-Leaning 數位學習系統(現由「法鼓佛教研修學院」繼續發展),試圖透過實例探討或經驗分享,協助學生能隨時、隨地於數位學習介面中討論驗證所學。但是,目前台灣佛教界還沒有建構跨院校之佛教數位學習系統,來提升教學資源分享的成效,實在值得我們一起努力來共同建立,若能進而發展為「國際佛教數位學習協會」(International Buddhist e-Learning Association, IBELA),則是全世界佛教徒之福,也是全人類之幸。
本校在2007年已經完成與澳洲雪梨大學、比利時根特大學、美國史丹佛大學之交流結盟。2008年2月27日,台灣科技大學陳校長希舜、彭教務長雲宏、圖書館吳館長瑞南、人文社會學院林院長茂松、企管系吳主任克振等一行來本校參訪(本校主管也於3月12日回訪),討論雙方將於本校校慶日4月8日締結校際學術合作之事宜,此為本校之國內第一所姐妹校,可說是學校歷史中的重要里程碑。初步研擬的學術交流項目︰博士班招生、人文科技講座與社會關懷方面之合作;台科大之台灣建築科技中心、資訊通訊安全中心、生態防災中心、人文社會學院與管理學院之資源對本校的支援,本校之佛學、禪修課程與人文資訊學對台科大的支援等,相信可開創台灣高等教育之人文與科技結盟新典範。
日本佛教大學小野田教授將一生精心收集的「西藏文獻微片集成」(共43719片,含PL 480 Microfiche Co
llection;6部Tanjur / Kanjur Collections)轉讓本校收藏,已經於2008年2月運到點收,我們也想在今年校慶日舉辦正式收藏儀式,以表慶賀,並昭告大眾,共享法寶。
[公共政策論壇] 跨國雙聯學制(due degree, join degree)的推動與展望
政大公企中心於4月26日(六),召開高等教育系列論壇,探討跨國雙聯學制的推動與展望,及具體落實教育國際化等議題。
近年來,教育部積極鼓勵各校推動跨國雙聯學制,期望合作學校互動關係更長久密切。
根據教育部統計,與外國大學校院合作簽訂相關跨國雙聯學制合約校 數,於93學年度計13校,96年度已擴增至為76校,成長幅度達5倍多,然跨國雙聯學制推行如火如荼之際,相關法規命令、課程、學位、組織、學生輔導等 問題仍有待探討及釐清。
政治大學於97年4月26日(週六),在公企中心召開「高等教育系列論壇:跨國雙聯學制的推動與展望」,並同步於政大網路電視台實況轉播。
本次論壇主要研討議題為跨國雙聯學制目標策略及運作配套,並邀請多位教育部官員及專家學者共同與會討論、經驗交流。
特別的是,本次活動除以論壇形式交換意見外,會場外還另舉辦跨國雙聯學制博覽會,邀請各校雙聯學制及各國交流協會參與,讓與會者能達到充分溝通的效益。
教育國際化的推動是近年教育施政主軸之一,藉由培育學生國際視野、拓展學生國際知識、增加學生國際就業優勢,進而提升台灣整體國際教育競爭力。
教育 國際化的作法除了營造國內雙語學習環境、增進國際產學合作交流、擴大國內外學生雙向留學外,跨國雙聯學制的推動亦是近年推動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