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 《六十感恩紀-惠敏法師訪談錄》(侯坤宏、卓遵宏 訪問。臺北:國史館),增訂版(2015,臺北:法鼓文化)捌、安寧與老人療護、社區淨土(1998年~, 44歲~)
釋惠敏(1996c)。〈安寧療護的佛教倫理觀〉。《安寧療護》1(1996.8),頁45-49。中華安寧照顧協會出版。
釋惠敏(1997b)。〈靈性照顧與覺性照顧的異同〉。《安寧療護》5(1997.8),頁35-40。中華安寧照顧協會出版。
釋惠敏(1999.7)。〈安寧療護的佛教用語與模式〉。《中華佛學學報》12, 頁425-442。
釋惠敏(2005)。《臨終關懷與實務》第6章。國立空中大學電視教學教材 第6章 靈性照顧
釋惠敏(2005)。《臨終關懷與實務》第13章。國立空中大學電視教學教材 第13章 生命的奧秘 :人生最後的48小時
楊喻翔*、釋惠敏(2011e)。〈安寧療護文獻之計量研究〉。《安寧療護雜誌》第16卷第1期(2011, 11)。新北市:台灣安寧照顧協會。(*為通訊作者)
Bhikshu Huimin (2012, 7). The Role of Mindfulness in Hospice & Palliative Care in Taiwan. Taiwan Journal of Hospice Palliative Care 17(2). pp.200-209.
釋惠敏(2005b)。〈佛教修行體系之身心觀〉。《法鼓人文學報》第2期 (2005, 12),頁57-96。台北︰法鼓人文社會學院籌備處。佛教修行體系之身心觀;下載<佛教修行體系之身心觀>
釋惠敏(2004)。〈佛教之身心關係及其現代意義〉。《法鼓人文學報》第1期(2004, 7),頁179-219。台北︰法鼓人文社會學院籌備處。/<佛教之身心關係及其現代意義>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