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鼓佛教學院96學年度重點發展成果與未來方向

本校96學年度重點發展成果與未來方向︰
一、在學術研究方面︰加強推動科際整合課程與研究計畫
以過去已具備之「印度佛學組」、「中國佛學組」、「西藏佛學組」師資陣容,融合漢傳、南傳,與藏傳佛教之精華,加強推動科際整合課程與研究計畫。並且將原有的佛學資訊學程擴大為「佛學資訊組」,以培養佛學數位典藏與知識管理系統人才。
與「法鼓山強化漢傳佛教研究專案」配合,,推動「整合型」的研究計劃,規劃國際研討會、專題講座、研究會及出版專輯,推動國內外學術交流,並提供學生參與各項專案研究之機會。

二、在實踐修行方面︰建構「研修中心」的課程與制度
融合法鼓山僧伽大學佛學院與僧團之朝暮課誦、禪坐或定期共修為平常定課,以養成修行習慣。同時,結合法鼓山國際佛教園區之教學資源,進行禪修、儀軌、弘化等各類行門的理論探討與歷史演變之考察,以及實踐修行指標之建立,舉辦各類研修活動與「大師講座」,開拓將學術「研究」與實踐「修行」結合的嘗試,以及跨學科整合的可能性,醞釀研究與修行並重的學風,傳統與創新相融的發展。
此外,將籌設「僧伽學程」,讓想出家的學生有學習僧伽養成課程的機會。

三、因應時代潮流與社會需求,繼續推展「佛學資訊學程」,並籌備建立「佛典翻譯學程」以增加學生多元智能。
在科技化、資訊化社會的潮流,培育兼具佛學及資訊知能人才,運用資訊、傳播以及教育科技等理論與方法,建立佛學「數位典藏」(Digital Archive)與「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系統以及「線上學習」(Online Learning, e-learning)環境。
配合原有的梵、巴、藏之佛典語文的訓練,加強英、日語之學習,在與理論取向方面雙管齊下,設計各級的筆譯、口譯等實務課程,以及佛教翻譯史、翻譯概論、語言社會學、語言心理學等理論取向課程,建立「佛典翻譯學程」。

四、積極籌設成佛教學系學士班(97學年度入學)
以法鼓山僧伽大學佛學院七年以來,所累積之佛教研修教育經驗、學術研究成果、師資和資源,以實踐漢傳佛教具有圓融性的理論及實踐方法,來培養德學兼備、解行並重,並具有高度宗教情操的現代僧才及佛教弘化人才,以擔當淨化人心淨化社會的任務。

五、籌備下列國際會議,促進國際學術交流。
(1) 2008年2月15日(五)至2月17日(日) the tenth anniversary of the 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 (CBETA) and the fifteenth year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Electronic Buddhist Text Initiative (EBTI).
(2) 組成論文發表團隊報名出席2008年6月IABS(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在亞特蘭大舉行之國際佛學會議,並且積極爭取2011年 IABS(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國際佛學會議之主辦權。
(3) 2008年暑假與新疆阿拉爾市塔里木大學合辦「中印絲路文化交流國際會議」。
(4) 2008年十月與政治大學合辦「第三屆佛經語言學國際研討會」探討漢文佛經語言學問題。
(5) 2008年下半年與中研院文哲所合辦「沈淪、懺悔、救度:中國文化中的懺悔書寫」的國際學術研討會。

六、建構e化教學資源(e-Project, e-Library, e-Learning)、網路視訊教學設備,以促進課程多元化,增加學生學習機會,以達教學資源充分交流與使用。

七、繼續推動國外結盟院校,加強國際化教學,建立海外進修管道,提昇學生國際視野。目前已經完成與澳洲雪梨大學、比利時根特大學、美國史丹佛大學之交流結盟。

八、配合教學與研究之需求,籌設出版及編譯小組;並且延續過去多年來中華佛學研究所每年舉辦研究人員年度成果發表會的傳統,舉辦96學年度「佛學研究與佛教修行學術研討會」,讓校內外專家學者們有互相切磋交流的機會,也讓學生們有觀摩學習的機會。

九、結合本校師資及課程,加強學分班及非學分班之推廣教育,並開拓下列服務範圍,擴大弘化效果。
(1)與佛教團體或社會團體合辦社會教育(青年會、婦幼、成人教育、常青學苑等)。
(2)與佛教團體或社會團體建教合作,或合辦、或接受委託研究。
(3)因應各佛教團體之需求,開設相關課程或人才培訓計畫,或派員巡迴講學。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